在高盛和JP摩根这样的地方工作似乎很让人羡慕,但你或许不知道他们心里的痛。 年轻银行家们的真实生活 1.招聘时,他们会说,做为分析员,头一年你就会被委以重任,同时还会接触广泛的客户。 2.然而,当你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得到的只有工作催命符。 3. 你曾听说华尔街的PARTY很HIGH。 4. 但实际情况是你周末晚间是这样渡过的。 5.在华尔街工作,除了有捷径可走外,还需要有其他“技能”才能立足。 6.工作三个月,吃了300顿Seamless(美国一家著名在线订餐公司)之后…… 7.非同行朋友计划周日晚上的活动时,你的反应是: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8.你花了整晚完成的工作,第二天老板要求你进行全面调整。 9.当你叔叔在感恩节晚餐时再一次向你讨教炒股技巧时... 10.发奖金的日子终于来了,为了这一天你等了一年。 11. 当你听说一个大学同学的初创公司上亿元被收购时, 12.当你听说一个新人的收入超过你这个资深人士时,你第一反应:这是不可能的。 13. 每天上班的感觉就像这样: 14. 能在晚上9点结束工作,会让你兴奋成这样。 15. 即使你不在高盛工作,但当它宣布,分析师周六放假时,你是如此兴奋,因为说不定哪天你也可以周末时光了。 过去的一个夏季,高盛吸引到超过25万份学生和毕业生的应聘简历,华尔街仍然是金融从业者心中的圣地,同时也依然是高收入、高压力、高竞争的代名词。然而真正在华尔街工作的银行家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全球学生和毕业生的应聘简历已经增长了超过40%(不过这个数据可能因一人投递多份岗位而重复统计)。 高盛吸引到的简历数远远高于他们招聘的人数,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其他大投行,比如摩根大通。摩根大通表示其投行部门的毕业生录取率仅2%,而花旗全球投行部门的分析师和助理职位录取率也仅有2.7%。其他投行同样表示,尽管行业声誉因工作时间过长而收到抨击,但公司收到的简历数量和录取率都在上升。 招募集团表示,投行工作的吸引力正在恢复,部分原因在于银行齐心协力要结束工作狂的企业文化,比如引入更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组织架构。瑞银、瑞信和摩根士丹利都表示,她们已经引入了对员工更为友好的措施,包括准许因个人事宜请假几小时,周五晚放假,以及公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