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田观点】刻什么字,刻谁的字 ■张瑞田

 广羽人三九 2016-09-22






刻什么字,刻谁的字 


张瑞田


  不久前,往浙江桐庐旅行,匆匆看了一眼严子陵钓台,印象甚好。优美的风景离不开书法的装点,严子陵钓台也不例外。富春江岸边,“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十个篆书大字尽收眼底,无懈可击的结字,生机盎然的线条,似乎表现着严子陵钓台作为天下第一观的理由。

  从汽艇登岸,靠近刻有十个篆书大字的石碑,想知道篆书作者姓甚名谁。一排字的末端,署名“老梅”,再看印章——“梅舒适印”,依旧一头雾水。与我们一同造访严子陵钓台的桐庐友人揭开谜底,老梅——梅舒适,乃日本著名书法篆刻家是也。梅舒适与浙江亲近,篆书与行草书落款,均有吴昌硕的笔调。也许这一点,让桐庐对他有偏爱。依次是“严子陵钓台碑园”,启功写的七个字挺拔、秀逸,与青山绿水合辙押韵。“碑园”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好在“碑园”的设计者颇为用心,字、辞,依然可观可读。我虔诚欣赏碑刻书法,觉得一些作者的名字陌生,我想,这些陌生的书法家们,有可能是地方名士,或许已不在人间。字好,但没有因为名字陌生影响碑刻的艺术质量。由此我想到,不管碑林的规模是大是小,关键是刻什么字,刻谁的字,是刻好字,还是刻坏字。刻好字,一定是一处碑林得以永恒的保证。

  重视旅游产业的开发,是各级政府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手段,为此,在旅游景点建设碑林,把书法艺术打造成新的旅游资源,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然而,盲目建设碑林,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刻字的现象,开始造成新的浪费和新的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每一个旅游景区,有每一个景区的地理特征、文化形态、观赏价值,书法碑林和摩崖石刻,也不是适应任何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景区。因此,建设碑林,需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否则,粗糙的碑刻,低劣的书法,不仅不会增加景区的美感,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苏州也有一座名为华山的风景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300多年前,曾在朝为官、后归隐山林的熊开元在此出家,法号正志。他主持华山寺,传播佛法,在华山石壁刻有100余处富含禅趣的语词,诸如“隔凡”“且坐”“出尘”“吞石”,得到释家子弟和观光者的好评。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吴中名士归庄对此不满,他一针见血地批评:“盖山川洞壑之奇,譬见西施,不必识姓名然后知其美。今取天成奇石而加之镌刻,施以丹雘,是黥鼻西子也,岂非洞壑之不幸乎?”

  如此“刻薄”还嫌不够,又写两句诗嘲讽:“吴中名胜数莲峰,黥鼻青山怪蘖翁。”蘖(niè)翁,即熊开元。

  归庄不满,有其合理性。的确,“盖山川洞壑之奇,譬见西施,不必识姓名然后知其美”,一旦过分修饰,原美不在,俗痕历历,就会本末倒置了。

  热衷碑林,不可谓好,也不可谓坏。重要的是我们准备建设的碑林与文化有多远,离艺术有多近;我们选择的书法家,是伪书法家,还是真正的书法家。我想,在华山修行的熊开元,如果稍稍收敛一点,有节制地刻几处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张力的摩崖书法,归庄就不会出此“恶言”了。




微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