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来源:会师话市 IMF从来就没有禁止SDR篮子货币发行国管理汇率波动。
![]() 最近很多朋友追问一个问题,“10月份是否是人民币再次恢复贬值的起点?”。这让笔者有点回到8月的感觉,因为当时很多朋友的问题是“9月是否是人民币再次恢复贬值的起点?” 9月问题的产生是因为9月初在杭州举办20国集团峰会,不少市场舆论认为峰会结束之后,央行对贬值的容忍度会提高,所以搞得很多人心怀忐忑。 而10月问题的产生则是因为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进入SDR货币篮子,有市场舆论认为“入篮”之后央行需要放弃市场调控,在贬值预期仍未消失的情况下,大贬值自然难以避免。 笔者不能完全排除人民币在10月可能跌穿6.70的可能性,但即使人民币在10月跌穿6.70,恐怕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和加入SDR货币篮子挂钩,因为入不入SDR货币篮子和监管当局是否调控汇率并无必然联系。 首先,IMF从来就没有禁止SDR篮子货币发行国管理汇率波动。 日本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自SDR诞生,日元就是篮子中的一份子。姑且不提日元多年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不断下降的问题,日本央行和日本政府从来就没有让SDR成为干预日元走势的障碍。只要获得美国的首肯,日本官方随时可以入市干预日元走势。有时即使美国反对,日本官方照样可以干预日元。所以,对中国而言,根本不存在进入SDR货币篮子之后,监管当局就要放弃市场调控权力的问题。 其次,监管当局的政策调整必须首先考虑国内市场的稳定。 汇率政策必须以“安内”为首要目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必须以国内市场基本稳定为前提。否则一定是挣了面子,输了里子。而如果没了里子,面子早晚也留不住。当前,汇率政策的核心仍是如何在人民币维持弱势的同时不过度刺激贬值预期,避免贬值预期失控诱发单边购汇恐慌。而衡量全市场贬值预期强烈程度的核心指标是结售汇逆差规模。 根据2015年以来的经验,结售汇逆差快速扩张往往导致人民币贬值急刹车,而结售汇逆差大幅下滑之后往往随之带来贬值的重启。例如,2016年7月人民币突然扭贬为升,根本原因就在于结售汇逆差在6、7月份高速扩张,监管当局无法放任这种“贬值与逆差齐飞”的格局长期持续。 所以,假如人民币在10月再次重启贬值,并且跌穿6.70,那么其原因很可能是8、9月份银行结售汇连续维持低位,贬值压力和外储下滑压力下降导致监管当局对汇率走弱的容忍度增强,而不是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后降低了监管当局调控市场的能力和意愿。 再次,SDR篮子货币资格5年评估一次,改革不必急于一时。 虽然减少市场干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改革大趋势,也是IMF对SDR篮子货币发行国的要求,但市场化长路漫漫,我们也不必急于一时。距离下一次SDR货币篮子评估还有5年的时间,这其中会发生多少事情谁又能预料,没必要刚刚入篮就在大政方针上做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仍不稳定,国内市场信心不稳的环境下,此时中国的首要任务绝对不是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总结一下,笔者并不排除10月份人民币存在继续贬值的可能,年内跌穿6.70也并非天方夜谭,但这与人民币10月加入SDR货币篮子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境内结售汇市场格局才是监管当局调控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参考指标,SDR篮子货币资格不会成为,也不该成为人民币项上的锁链。 (责任编辑:DF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