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在电影院看的那部刺激的国产片吗? 曹保平的《烈日灼心》。 凭借《烈日灼心》,曹保平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后这部影片捧出了三个影帝,拿到了3亿票房。 时隔一年,曹保平新作《追凶者也》,近日“摸凶上映”!
这部新作究竟有何吸引人的地方? 1 环形叙事结构 《追凶者也》,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 2007年的一则新闻: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吊水岩附近,发生一起凶杀案。 死者在家里兄弟中排行第六,虽然警察确认了凶手是谁,但没能捉拿归案。 死者兄弟五人决定亲自追拿凶手。 最后,五兄弟历时一年,穿越了9个省份,终于找到了凶手,此事轰动一时。 其实,这个新闻早已有电影改编版本。 早在2011年,蔡尚君导演的《人山人海》就是根据这个新闻改编,并在68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银狮奖,最佳导演奖。 这个故事本身很有戏剧性。 而曹保平和编剧张天辉把这个故事改成了独特的味道。 小村里,猫哥突然被杀,宋老二被当做怀疑对象,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他决定独立找出真凶,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误会故事。 这次,《追凶者也》采用环形叙事结构。 何为环形叙事结构? 运用多个视角,讲述同一个故事,打破时间的限制。 去年的国产佳作《心迷宫》也是如此。 通过不同的人物,一遍又一遍的揭示同一个时间的“开始-过程-结束”,拼凑出事件的原貌。 《追凶者也》里,展示了三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修车工人宋老二,刘烨饰演。 他是一场杀人案件的怀疑对象,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他决定不依靠警察,单枪匹马抓住凶手。 第二个视角,小混混王友全,段博文饰演,没什么文化,稀里糊涂成了宋老二的怀疑对象。 第三个视角董小凤,张译饰演,来自东北,在云南小镇当夜班经理。 三个人的视角构成五个段落,层层递进,一直抓着观众往前走,带你走向事件的真相。 2. 暴力犯罪 黑色幽默 看完《追凶者也》,你会觉得这样的犯罪片简直耳目一新。 这是曹保平首次尝试黑色喜剧。 片中也有暴力元素的展示,可是并不让人觉得血腥、沉重和反感。 这就是加入了黑色幽默的好处。 喜剧的幽默冲淡了画面的血腥气,当观众还在为这个充满张力的画面惊讶时,犯罪却已经自然地发生了。 西部山村,似乎一直都是犯罪片上演的绝佳土壤。 一个执拗傻气的憨包汽修工, 一个吊儿郎当的小混混, 一个夜总会领班, 三个互不相关的人,三个听着就有戏的身份设定。 被先后卷入一个犯罪漩涡,上演了一场嬉笑怒骂、癫狂痴嗔的黑色逃杀。 影片的叙事节奏处理得很棒。观看过程中,前半段还是个一本正经的犯罪故事, 到了后半程,黑色喜剧特色逐渐突显, 笑点密集得让人猝不及防,演员演得嗨了,观众也看嗨了。 张译的五星杀手身份为本片加了一层荒诞。他的出现使得剧情完整呈现,一路狂奔而上酣畅淋漓,将影片推向癫狂。 节奏越来越快,谜底呼之欲出。 3. 帝后制造机 曹保平导演现在俨然成了金字招牌,只要是他的电影,就不会差。 今年,曹保平的新作《追凶者也》又带出另一个影帝刘烨。 连续两部片子捧出四个影帝,江湖称号“帝后制造机”可不是白来的。 曹保平从《光荣的愤怒》开始,到《李米的猜想》,还没多少人注意到他。直到去年的《烈日灼心》他才走进大众视野。 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有很强烈的个人特色。 他电影中偏爱的元素:偏远的城镇、边缘的小人物、极端的故事、无数的巧合。 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导演能拍出一部黑色喜剧片。 他对演员演技一向严要求,坚决不用不合要求的演员。 “在我电影里,表演是片子或成或败的基础。” 张译在片中的表演,就十分有张力,直接把影片气氛带到高潮。 比如当他跟人跟丢了,怒扇旁边大妈两个耳光,那一段简直笑炸。 刘烨从头至尾操着一口云南话,观众肯定忘了火华社长是个东北人。 演员把口音练对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吧。 同向对比国内的一些小鲜肉演员,操着一口台湾腔演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好演员,是要靠作品和角色说话的。 电影中的刘烨,在人堆里完全就是一个固执又土气的汽修工,没有一丝违和感。这就是功力和态度。 曹保平的电影里,好演员是最基本的。 就连群演,也都是演技神好的老演员。 比如这一位,云南话剧团的资深演员,王砚辉。算是曹保平的御用班底了。 《烈日灼心》里最后出现的那段杀人犯录像,都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好多网友以为是真的录像。 这部电影中,王砚辉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再比如,蹬三轮小哥,短短几分钟,虽然一句台词没有,但把一脸懵逼演得十分到位。 每个群演都可以加鸡腿了。 表情,动作,反应,就算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每一个都有该有的效果。 这些群演构成了一部好电影应有的底色。 如果没有这层底色,只靠几个主演在这拼命吆喝, 那这个电影还是没法看,因为缺乏一种专业和真诚。 总体来看,不管是独具匠心的结构, 还是大小演员出色的演技, 还是暴力犯罪 黑色幽默的化学反应, 都值得一看。 虽然仍有瑕疵,不及《烈日灼心》,但是瑕不掩瑜。 值得一看,四星推荐。 |
|
来自: 睿智。启点 > 《视频 摄影 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