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教练精华班》的笔记

 未来决定现在 2016-09-23

3月21-23日黄启团《大成教练精华班》的笔记(有删减)

 

                      3月21-23日黄启团《大成教练精华班》的笔记(有删减)


你能不能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更有意义、更有趣呢?

 

请不要把人摆在错误的位置,因为每个人都会证明自己是对的。把人放在对的位置,让他看到他有比现在更好的选择。

 

NLP说:别人如何对待你都是你教的,你觉得呢?你的孩子是如何对待你的?你的员工是如何对待你的?你的朋友是如何对待你的?

 

 

 

练习一、对错练习

 

    通常我们给人建议,会不自觉地把人放在错的位置,会盯着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我们换个不同的方式练习:1、欣赏对方,与对方成为朋友,站在统一战线,把对方摆在对的位置;2、如果你能换个方式会更好。

  

当我们鼓掌的时候,请与对方保持眼神接触,做到“目中有人”。

 

为什么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是观点决定位置还是位置决定观点?

 

NLP:  90:10法则,我们的命运有90%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但10%是不可控的因素,如马航、地震。

 

你是如何定义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比如失恋、生意破产、离婚......

  

是什么影响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父母经常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孩子的“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被这样教育的小孩,他的未来是怎样的呢?顶多是个好的打工者。但有其个别家长是这样说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很多人等你吃饭!”被这样教育的小孩,他的未来又是怎样的?他可能就是老板、领导者。你是如果教育你的孩子的?

  

身份定位的七个层次:奴、徒、工、匠、师、家、圣。

 

身份定位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如果你一生下来是一头猪,就算养10年,你最多成为一头大肥猪,就算养1000年,也只能成为猪八戒!

 

 

 

奴: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事,被动;

 

徒:主动做事,主动人生。

 

从奴到徒的关键:能力。

 

教练问题:

 

1、你不想要这些,那你想要什么?

 

2、当你拥有了什么能力,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

 

3、你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

 

工:按规矩、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匠:精于某种技术的人,开始制定规则

 

从工到匠的关键:规矩

 

教练问题:

 

1、什么限制了你?

 

2、这些规矩(限制)有什么好处?

 

3、保留这些好处,有什么其他可能性?

  

大成教练的重要观点:谁设框谁掌控世界!人没有问题,框架才是问题。

  

匠:精于某种技术的人,开始制定规则

 

师:教人做事和做人,影响别人的信念

 

从匠到师的关键:超越技能

 

教练问题:

 

1、你是工具还是使用工具的人?

 

2、你尽力了吗?

 

3、除了你自己,还有谁可以帮到你?

 

4、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师:教人做事和做人,影响别人的信念

 

家:构建某种信念体系,改变大众信念系统,有大量追随者

 

从师到家的关键:繁殖力

 

教练问题:

 

1、你做得到,你身边的人做得到吗? 

2、如何让更多人成为甚至超越你?

 

3、你的世界有多大?

 

4、你的世界包括谁?

 

 

 

教练地图:

 

1、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现状)

 

2、你对你目前的工作满意吗?(简单描述一下)

 

3、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状态?(目标)

 

4、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障碍?(障碍)

 

5、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原因)

 

6、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有什么其他的资源?(资源)

 

7、当你实现了这个目标,对你自己、对你的家人、对你的团队有什么影响?(影响)

 

 

 

成功的四个共同元素: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行动

 

3、接受反馈

 

4、保持行为灵活性

  

清晰目标的7个问题:

 

1、你要什么?(目标VAK,视觉化、画面感)

 

2、在哪里得到你想要的?(场景)

 

3、什么时候完成?(场景)

 

4、和谁?(场景)

 

5、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深层价值)

 

6、这符合整体平衡吗?(标准)

 

7、你怎么知道你得到了?有什么证明?

 

 

 

困难:公司创业找不到人才。

 

顾问、指导型:我觉得、我认为、你应该(给建议)

 

越聊问题越多:为什么?什么原因让你找不到人才?

 

教练型:

 

1、肯定、欣赏、赞美对方(让对方有成就感)

 

2、面对人才这个问题,你曾经想过什么方法?

 

3、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什么方法?

 

4、这些方法你都做过了吗?

 

5、过往的方法不管用,一定是欠缺了某些元素,如果增加哪些元素会让你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6、你要做什么才能规避这些冲突?

 

 

 

例子:孩子考试59分。

 

用教练的方式:(把孩子和考试分数区分开,清晰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难道你教育孩子只是为了考试?)

 

1、孩子,我看到你这次考试考了59分,你很难过。59分,你满意吗?

 

2、不满意。那你考多少分才满意呢?

 

3、你要如何才能考到这个分数呢?

 

 

 

面对问题的三种方式:

 

1、直接给建议

 

2、掉进事件中

 

3、教练式

  

什么限制了你的成功?人生无限,除非你设地自限!

 

 

 

从笑话到神话

 

有的人一开始是个笑话,但最后他们成为了现在的神话!

 

你现在是一个笑话,还是神话?

 

再牛逼的人,也有苦逼的青春

 

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过傻逼式的坚持

 

 

 

人生五章(来自西藏生死书)

 

第一章:

 

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爬了出来!

 

第二章:

 

人行道上有一个洞,我假装没有看到,但我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会掉到同样的地方,但这绝对不是我的错,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爬了出来!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洞,我看到它在那,但是我还是掉了进去,我知道这是我的习惯,我知道我在哪,这是我的错,我立刻就爬了出来!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洞,我绕洞而过!

 

第五章:

 

我走上了另外一条街!

 

 

 

如果过程是开心的,去哪里将不再重要!

 

不管未来如何精彩,我们也不会放弃现在!

 

穿越,就是让每一个当下都变得有意义!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目标。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去哪里更重要。

 

 

 

什么叫“穿越”?遇到困难时,面对它、接受它、承担责任、解决它、放下它,享受其中的快乐,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走在探索之路:

 

一、穿越沉默之堡

 

在最热闹的地方,总是有最寂寞的人!

 

二、穿越知识之堡

 

三、穿越志勇之堡

 

 

 

凭什么穿越怀疑和恐惧? 

 

志气和勇气

 

如果你没有志气和勇气来测验得到的知识,那你怎么能从你的盔甲(自我设限)中走得出来?

 

如我不愿弃已知,故我不可知未知。 

我们失去的一切,本以为是最好的,但一定还有更好的。

 

我们离开妈妈温暖的子宫,为未知的世界号哭,然而世界是丰盈的!

 

 

 

你准备好穿越了吗?

 

技巧练习——生命线换框教练

 

1、写下过去对你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件事

 

2、从中选出最重要的5件,写在小纸片上

 

3、把事件按时间顺序在地上排列好

 

4、进入每个事件,从新体验

 

5、觉察事件中产生的信念、框架

 

6、抽离,用今天的智慧为过去换框

 

7、从新走进每个事件,带上从每件事中学到的新框架走向明天

 

(注意:不要让探索者陷入过深的情绪体验,如果发现,要让探索者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睁开眼睛)

 

 

 

重定因果:(觉察框架、模式)

 

1、这个框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2、这个框架带给我什么好处?

 

3、保留这些好处,放弃旧框架

 

4、重建新框架

 

 

 

探索模式:

 

1、面对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

 

2、我是怎么定义这件事的?

 

3、类似的事过去有发生过吗?

 

4、这是否是我的一种模式?

 

5、我从这件事中学习到了什么?

 

6、类似的事情,我如何能避免重复?

 

 

 

教练抽离地图:

 

1、你听到你刚才说了什么?

 

2、你怎么看你自己?

 

3、我们重新看一遍这件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什么东西限制了...

 

5、谁不允许这样做?

 

6、这里面的标准是什么?

 

7...在这里面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换框的基础练习:

 

1、从身边或电影电视中找一个非常讨厌的人物A,向搭档描述A的特质。

 

2、把刚才的描述改成第一人称,重说一遍。

 

3、再找一个与A完全相反的,非常喜爱的原型B,去编一段两人相斗争的故事。要求: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大团圆。

 

4、我      (正面形容词),我又      (与之相反的形容词)。我同时拥有这两者,这不是更好吗?

 

 

 

练习:

 

写下你最欣赏你的三个特质:坚强、无私、积极进取

 

并写下与之完全相反的三个特质:懦弱、自私、不思进取

 

1、我很坚强,我也允许我很懦弱。我同时拥有这两者,这不是更好吗?

 

2、我很无私,我也允许我很自私。我同时拥有这两者,这不是更好吗?

 

3、我积极进取,我也允许我不思进取。我同时拥有这两者,这不是更好吗?

 

 

 

人们经常带着旧的地图去找新目标,教练要做的工作是让当事人看清楚他的旧地图,感谢他,放一边。然后建立新地图。有了新地图,他自然会去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落实行动(行动与承诺)

 

1、你具体会怎么做?

 

2、我怎么知道你做到了呢?

 

3、如果做到了你会如何奖励你自己?

 

4、如果做不到怎么办?

 

5、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