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城的地名进行综合分析

 陆安桥1871 2016-09-23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表征地点的文化符号,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地名是活跃的文化细胞,特别是那些蕴涵丰富的重要地名,代表了中国文化经络上的关键穴位,组成一道道文化脉络,传达出中国文化之深处的信息。地名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包藏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一个地名常常对应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在这种叠加式的层累之中,曲折地反映出该地生活面貌的本真。毫无疑问,地名之命名,并非是随心所欲的产物,在其生命的起点上,它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一地之名,赋予具有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以名称,保存了其所代表的土地之地形面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成为其自然生态的档案,同时,它又记录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内容,包含了人们对地理实体的精神寄托,反映出该地民众的生存状态、活动轨迹、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特征。
  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诚如学者们所言,一切历史必定与某些地点有关,因而都是地理的历史。从人文地理学上来说,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容以语言的形式而在地名上之残留,使其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地名作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留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联合国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以及“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人类不应该忘了自己的来路;我们对地名之时时触摸,就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怀念。


  一、海盐历史文化积淀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是一座黄海之滨的城市。《盐城县志?序》中就称“盐城,淮之大县也”,足见其历史地位。
  距今5000多年前,盐城地区就有先民开发的痕迹,起初是淮夷地,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国、越国、楚国。《史记?货殖列传》称盐城沿海一带“东楚有海盐之饶”。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在今市区范围置盐渎县。“盐城,本汉盐渎县,长百六十里,在海中。”① 汉时盐城盐业兴旺,已设置盐铁官署专司管理。东晋义熙七年(411),改盐渎县为盐城县,因为这时候此地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渔业兴旺、盐铁手工业繁荣。从此,“盐城”这个名字延续至今。
  经历“贞观之治”后的唐代,国家富裕,国库充盈,盐业生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改革盐法。即:在淮南盐区的海陵、盐城置监院,以免除徭役为优惠条件,招募无业游民到两淮地区煮盐。
  唐政府在全国所收盐税“岁得钱百余万,以当百余州之赋”,“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②。淮南盐税约占全国盐税一半,而盐城盐税又约占一半,可见盐城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在地方志中有“剧邑”、“上县”之称。
  宋初,在东南盐区设提举盐事司管理盐业产销,下设分司,各辖盐场。今天在平坦的苏北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三百多公里的范公堤,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岸线的所在③。范公堤的修筑,“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之功用”④,盐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真宗时(998—1025),境内二监年产盐达107万石以上,仍为淮盐生产之冠。
  元明两代,在扬州设两淮都转运使司,境内13个盐场皆属其管辖。清代,产盐省各自设盐政,各盐场均设大使。嘉庆六年(1801),境内产盐118.9万引(每引200公斤,折23.8万吨),占两淮盐产总量之59.4%。清中叶后,因海势东迁,产量渐减。清末,境内11场年产仅10.8吨。
  民国初,在两淮设盐政局。盐区废灶兴垦,境内63家盐垦(垦植)公司相继开发滩涂,种植粮棉。这就是发生于江苏沿海滩涂的“废灶兴垦”运动,此运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年盐垦公司驻地和一些以棉花为主的商品集散地大多发展成沿海的城镇。比较著名的是民国6年(1917),张謇创办了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大丰市的“大丰”地名的起源。大丰地界原为煎盐场所、配煎草荡和滩涂,清末民初,在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开展“废灶兴垦”运动,兴办股份制的盐垦公司,从而使大丰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丰的名字、大丰的事业、大丰的发展无不与张謇有关。
  裕华镇地名源自民国11年陈仪创办的裕华垦植公司。而新丰、阜丰、广丰、德丰、成丰这些带有“丰”字的地名,则源自大丰盐垦公司各工区的名称。“丰”字寓意“丰收、高产”,取此名带有祥瑞之意。通商镇取自于民国8年张謇创办的通燧垦植公司和民国19年赵汉生创办的商记垦团两个盐垦公司各集一个字而得名。
  例如射阳县合德镇,张謇在此建合德公司兴垦,得以发展为城镇。千秋港原是1919年华成垦植公司总部,取“立业千秋”而改现名,现已成为射阳县北部交通重镇。通兴镇原为渔村,自华成公司开发以后,南通移民剧增,1931年兴镇。大丰市大中镇自1917年大丰盐垦公司成立,聚落初建,1926年兴镇①。沿海地区的新丰、裕华、通商、南阳、三仓、新街、三余、海复、日新河等兴起的农垦城镇对沟通城乡产销渠道,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1937年,淮南盐区已建成市镇27个,成为沿海的经济中心。

 

 二、地名与海盐文化
  地名是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今在“环城皆盐场”的古淮盐产地上诞生的被盐卤浸泡过的大量带有海盐文化色彩的“咸”地名,如以“场”“团”“灶”“盘”“锅”“仓”“圩”“滩”“垛”“荡”“总”“丿”等命名的地名等。盐城许多市镇乡村的地名,也都因盐得名。
  带“场”的古地名在今天已经十分罕见,然而在古代,场是盐务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朝时,全国先后在主要产盐区设立六个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盐使司凡六:曰两淮,曰长芦,曰河东,曰山东,曰福建”②。都转运盐使司所辖地域广大,为便于管制,盐使司下又设有分司,分司下设若干盐场。盐城境内的古盐场隶属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后,目前古盐场已陆续称为集镇,比如盐城北郊的卫星镇新兴镇,民间仍然将其称为“新兴场”。盐城南郊的伍佑镇,东晋时即设,宋代一个叫伍佑的团练推官重建,因而称之“场”。如东台和新兴、伍佑、刘庄、白驹、草堰、何垛、梁垛、安丰、富安等都是将“场”字去掉而成地名。
  “灶”,东台的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灶、南沈灶、张灶、阜宁的九灶,即是过去煎盐生产的集中之地。明制签民为灶,隶于灶籍,称曰灶户,其人民曰灶丁。灶户世代业盐,不得擅改。
  “团”,大丰的西团,古时“二三四人共一盘铁。或五六人共一盘铁”的“聚团公煎”之所。
  “墩”,盐城的头墩、二墩、三羊墩、青墩和大丰的金墩等当为古时沿海避潮墩、“救命墩”、烟墩发展而来。墩一般为水面高地。阜宁县境内有镇名沟墩,其距离海岸线还是比较远的,由此也可以反证古时盐城海岸线的位置情况。
  “丿”,(音读作pie二声)东台的曹丿、华丿、大丰的潘家丿,都为使用锅 煎盐的灶户集中地。这些地名目前还都保留着。
  “仓”,东台的一仓、三仓和盐都的便仓等,都是由古时的盐仓所在地演变而来。盐仓为储藏盐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早已不事盐业生产,但将永远打上海盐文化的烙印。
  盐城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也孕育了地名的海洋文化特征。千百年来,经长江、射阳河、淮河及古黄河下泄泥沙的堆积,逐步形成为濒海的盐阜平原,这种滩涂的形成过程中,地面凹凸不平,所以许多地名是以这种地貌特征命名的。如:
  以河流命名的,射阳、许河、古河、沿河、南河、运河、海河、越河路、唐洋、新洋、陈洋、通洋、南洋等。
  以湖海水面命名的,建湖、滨海、鞍湖、临海、近湖、板湖等。
  以水面突出的高地命名的,小尖、黄尖、淤尖、梁垛、六垛、二垛、沟墩、青墩、鲍墩等。盐城地区以地理实体来命名的地名,基本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相吻合。
  串场河被称为盐城的“母亲河”,唐大历二年(767),黜陟使李承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亲率民众在海陵以北沙坝上,兴筑一条长约142公里的捍海堰,该堰保护了堤西农田,百姓称之为“常丰堰”,又叫“李堤”。因筑堤取土而挖成的河流,就是串场河最初的复堆河。后常丰堰年久失修,渐失挡潮功用。北宋天圣初年间,范仲淹在其基础上筑成捍海堰(后称范公堤),“农子盐课,皆受其利”①。境内各盐场为了运盐方便,先后都沿范公堤一线而建,复堆河则以范公堤为屏障,串通境内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13个盐场,因此,又叫“串场河”。该河因泰州盐运分司设在东台,故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海道口,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盐城至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从阜宁至上冈,串场河沿岸的范公堤在其西岸,上冈至东台段范公堤在其东岸。


  三、蕴含海盐文化的县级行政单位地名由来
  就县区一级的行政单位来说,其地名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样丰富。
  盐城市目前辖有亭湖区、盐都区、东台市、大丰市、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2区2市5县。每个县级行政区的地名由来也是有着海洋文化与盐文化的特色。
  西汉元狩六年,东台为古扬州辖境,海陵县地。南唐升元元年(937),海陵监驻“泰州东北之东台场”,东台之名从此见于史籍。东台也得此地利一跃为淮南盐区的食盐集散地。宋时,东台也称“东亭”,因煎盐亭灶林立,多达亿所,故名。此地是12世纪末由黄河夺淮后带下的泥沙堆积而成。从东向西看,地势平坦,东台由此得名。又说,东台即“东泰”,意为泰州之东的一片高台。
  滨海,因其县境地处废黄河、中山河与射阳河之间,全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处黄海东北隅而得名。
  响水,亦称响水口。每逢潮起潮落,支流跌水轰响,在数里之外也能听见。响水县境内由于成陆较晚,明代以前,今响水口地方只有少数移民。明“洪武赶散”迁来大量移民,靠煮盐捕鱼为生。清朝前期,是两淮盐业发展的兴盛期,县境盐场招集大批盐工。民国时间,盐业虽然衰落,但农业代之兴起,人口继续繁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发展,人口增长较快。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以来,黄河夺淮,从县境古“云梯关”入海,由黄河带来大量泥沙,使县境逐渐淤积成陆。而后经较长时间的土壤变化,自然植被得以生长,腐殖质日益增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土地资源,加之近海滩涂,可从事盐、渔业生产,有力地吸引着人口的迁入。
  阜宁,县政府所在地阜城镇古名为黄浦,隋以前为射阳湖入海口,宋嘉定年间于射阳河轭湾处建真武庙,得名庙湾,明朝时产盐称庙湾盐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为防倭患,垒土筑城,称庙湾镇,立县后称阜宁城,民国时称城厢镇。建国后称阜城镇。古阜宁境域,数度“陵谷互易,沧桑改观”。大海夺田时,“怒潮啸涌,百里为墟”,黄河夺淮后,黄水夹带大量泥沙于河口附近沉积,淤垫日远,增地日多。至清雍正九年(1731)立县时,海岸线已东移90公里。此地地处水陆交通要塞,历代战争纷乱,人们祈求安宁,阜宁因此得名。


  四、结 语
  重视地名,是人类激活历史文化记忆的一种努力。作为写在大地上的历史,古人对地名之价值是有充分认识的。先人们用心地记载了大量的地名,从地名的音形义、历代沿革、命名规律诸多角度,也就是从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层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文献。在当下,充分而有效地运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利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遗产,以之作为乡土教材,能够成为一种鲜活的爱家乡教育的生动形式,这对于唤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在现今的盐城地名中,依然大量保留了历史盐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拥有更多海洋文化的印记。作为盐城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海盐文化应该得以继续完善与发扬光大,在已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文化的深厚内涵,并将其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相互补充。各县市区也应根据自身所蕴含的特色文化,打造区域地名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