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以来,我国邮政部门曾先后四次为水灾、地震、重大疾病等自然灾害发行过赈灾邮票,其目的就是通过赈灾邮票用以纪念对抗自然灾难,销售所得为赈灾捐款,以特殊方式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新中国第一套赈灾邮票是1991年9月14日发行的《赈灾》特种邮票。这一年夏天,我国发生大面积严重洪涝灾害,在全国军民奋力抗洪的同时,各地掀起了空前的捐赠热潮。为了表达全国百万邮电职工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一片深情,邮电部于9月14日发行《赈灾》特种邮票,全套1枚,面值80分。邮票图案采用抽象手法,描绘了两只大手紧握成一个红色的心脏图形,寓意中华民族心连心、手挽手,紧密团结奋战洪涝灾害,突出表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风貌。邮电部将销售《赈灾》邮票的3200万元的收入,以邮电职工义务劳动的名义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其中1700万元捐给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用以支援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捐赠为目的发行赈灾邮票,在我国这属首次。从邮票的题材看,也是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首次。

第二套赈灾邮票是1998年9月10日发行《抗洪赈灾》附捐邮票,邮资50分,附捐50分,这是首次以附票形式出现的赈灾邮票。当年,我国多地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军民顽强拼搏取得抗洪抢险斗争重大胜利,各地踊跃捐款捐物,全力支援。这套《抗洪赈灾》附捐邮票是当年增加发行的,印量3000万套,国家邮政局决定首批捐款2000万元,以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并将邮票全部收入捐给灾区人民。这枚邮票主票图案上半部分为蓝色底色上的洪水浪花,下方为两行一大一小手拉手的红色“人”字,象征阻挡洪水的人墙,中间的一个大的“人”字与下面两个小的“人”字又组成一个“众”字,寓意众志成城,战胜洪水;附票图案为主票图案的缩印,但没有洪水浪花,象征洪水退去,抗洪救灾取得胜利,下方印有“附捐”二字。
第三套赈灾邮票是2003年5月19日特别发行《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2003年初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降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投入抗击“非典”的战斗。为表达对奋战在斗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和支持。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1枚,编号为特4-2003,邮票面值80分。这是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图案中有众多红心组成的圆圈,既表示爱心,又表示团结一致;圆圈中的英文“SARS”字样,被国际惯用标记“禁止”符号所包围,表示坚决抵制“非典”病毒侵害和传播的决心。这套票12枚为一个小版票。小版票最突出的是白衣天使一双明亮美丽的大眼睛。国家邮政局把邮票发行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卫生部门,用于支持抗击非典斗争,这是全国邮政职工献爱心、支援救灾的义举,为战胜非典贡献了一份力量。

第四套赈灾邮票是2008年5月20日特别发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惊世界。几十万军民开赴灾区抗震救灾,举国上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外国友人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进一步向灾区提供社会援助,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08年5月20日特别发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一套一枚,邮票售价2.2元,其中邮票面值1.20元,附捐金额1元,市民每购买一套邮票就为灾区捐献一元钱。此套邮票共发行1300万套,全部邮资收入和附捐款共2860万元将捐赠给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邮票主票图案左侧上方为代表地震震动的波线,波线下方为裂口大地,象征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右侧中下为红色底色块,色块上有3颗连环心形图案;附票图案右侧为类似红色条幅上有“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8个白色黑体字,紧靠红色条幅的左边为上下9个连环心形图案,左侧上方为“1元”和“附捐”字样。整体图案象征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自然灾害。
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目前,地震造成遇难者人数增至188人,失踪25人,受伤11460人。这场地震,离汶川地震震中200余公里,距汶川地震5周年仅差二十来天。汶川地震疮痍还在平复,新的打击再次来临。雅安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我们为雅安祈福,相信一切灾难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在明天,加油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