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饮创业:门槛低不等于成功率高

 Zhengdebing 2016-09-23

中秋假期和大学同学一起回了趟母校,距离上次回去没隔多久,学校门口的一排餐饮店都已经“改头换面”;就连原来那个由隔壁高校的 “校草学长”来开的,曾盛极一时的“秦香莲”面馆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同学感叹道:“又换了一批。”的确,加上大学四年,门口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批餐饮店。餐饮业更新快,变动大,似乎已经成了常态。为什么? 创业有很多种方式:科技成果转化,高端立项支持,三五好友搭伙,推送微信公众号……都是创业。这其中,餐饮似乎是“门槛较低”的创业入门类型。 近几年,提起创业就有人想当然地以为餐饮行业毛利高、门槛低、好入手,甚至很多非餐饮行业的人都跑来做餐饮。就以小龙虾店为例,这十年间小龙虾店疯狂增长,增速已经远远大于其它餐饮店的增长率。据调查,2016年,全国小龙虾店新增近四万家,增长率达到了52%。 这些冲动中,可能有一些是成功案例带来的误区:只要有个好的想法,有特色,成功就很简单。就像说起麦当劳肯德基,就说“味道很普通,靠标准化批量生产”;说起海底捞,就是“靠服务好,免费擦皮鞋、修指甲吸引”;说起黄太吉雕爷牛腩,就是“O2O引流”。 可事实上,这些看起来很“轻易”的成功,其实并不容易。 麦当劳肯德基到现在还是每年斥巨资做产品研发,才有了那些大家觉得 “只是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海底捞近十年来形成的“服务之上”的企业文化,并不是每个餐饮企业都适合,都能学得来的;O2O营销成本低,效率高,很适用于餐饮创业,但也不是像黄太吉那样通过微博、朋友圈就行了,他们成功是他们在营销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源。 餐饮创业“小”时候很赚钱,“大”了更赚钱,但不大不小的时候很容易死。“小”时候,像夫妻店,是赚钱的,但赚的是辛苦钱;“大”了,可能有了数量多的分店,靠系统赚钱;从“小”到“大”的中间阶段,人员迅速增多,管理成本极速上升,管理手段和“小”的时候完全不同,这个阶段基本是“砸钱”阶段,很多餐饮都死于此时。 做餐饮还是要想明白自己赚钱的“点”在哪里,是保持“小”的状态,还是要做“大”?安于现状,赚辛苦钱也知足;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逐步开分店,慢慢做大;又或者打响品牌效应,赚加盟费……总之,得稳妥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餐饮创业看似门槛不高,不需要太尖端的技术,但想开好餐饮店,做大做久,不容易;把餐饮创业想得太简单,把门槛低等同于成功率高,是很多人的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