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节课从后记开始……”

 戴小眼镜的老师 2016-09-23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赵金

教学设想

小说《鞋》是著名小说家刘庆邦的名篇。教材是节选,但节选者删减了部分原文却保留小说后记,这个做法很有意思。从后记中,我们也能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为从后记出发,引导学生从阅读后记开始,比较分析,在个体赏读与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把握文本内容,鉴赏人物性格,同时启发学生理解小说主旨,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在具体操作上,以“读后记”为原点,设计问题链,层层挖掘文本。下面是课堂“后记内容与选文比对阅读”环节的实录。

《鞋》教学片断实录

师:请问该篇小说的《后记》与选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生:我觉得作者跟小说中的“那个人”很像,而女主角“守明”又像后记中的农村姑娘,我就在想,是不是作者有这个经历,才写了这篇小说。

师:的确,阅读完小说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后记与小说内容非常相似,不仅主要人物对应,而且他们都是因为什么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全体学生:鞋。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守明(农村姑娘)——鞋——那个人(我)。)

师:现实生活中,“我”与农村姑娘并没有在一起,那么,小说主人公守明的结局会不会跟现实中“我”的对象一样?为什么?

师:请4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分配好组织者、记录人和发言人。5分钟后,我们分享交流。

(在讨论期间,教师仔细观察各小组讨论活动,适时指导或参与学生的交流,确认各组已经做好记录和分配好发言人,并根据各组记录情况,从班级八个小组中挑选坐在教室角落的三个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时间剩下1分钟时,教师提醒学生总结。)

师:请第三组发言人分别陈述你们的观点和依据。先观点,后依据。

生:我们组认为小说主人公守明不会跟现实中农村姑娘一样。现实中的“我”辜负了农村姑娘,并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所以,在小说中就会给守明一个美好的结局,现实和理想还是有距离。此外,文中最后写到守明与“那个人”见面时,送给了“那个人”亲手做的鞋子,“那个人”把鞋子插在胸口的口袋里。这说明“那个人”对守明是有意思的,既然有意思,当然就会在一起。

师:请问“鞋”在守明的家乡意味着什么?

学生集体:定情信物。

师:是啊,定情信物都收下了,难道态度还不明确吗?第三组同学还有补充吗?

(第三组表示没有。)

师:好,那我们有请第八组同学代表发言,同样是先观点,后依据。

生:我们组的观点跟第三组不一样,我们的观点是守明的结局会跟现实中农村姑娘一样。在第三页第二段以及前文中有好几处暗示。比如有一处是守明看到“那个人”的脚很大,而脚大走四方。而小说中的暗示,都是有意为之的。

师:不好意思,老师先打断你一下,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词——“暗示”,指出了文章中关于“那个人”的一个重要信息,他要“走四方”,而这个“走四方”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要干什么去?

学生散乱回答:“闯天下”“建立自己的事业”。

(教师打断学生发言,是为了抓住合适时机,提醒全体同学注意文本的重要内容,并在板书“那个人”的下方,对应写下“走四方”。)

师:请第八组继续发言。

生:第二,我们对第三组提出的“送鞋定情”依据有相反的看法。因为,这是一个将要成为他妻子的人送给他的鞋,他一点都不激动,只是礼貌性地把鞋子插在上衣口袋里,也不试一试鞋子,就礼貌地握握手就分别了。可见,他并不把守明心意放在心上。第三,小说的最后面写到守明最后一直不跟母亲说话,虽然我们不是很理解她为什么不跟母亲说话,但是我们后来就想,是不是守明自己已经感觉到“那个人”不是那么喜欢她,不是那么愿意娶她为妻子。

师:这一组的同学层层深入地剖析文本,不仅找了依据,还对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和思考——“守明为什么不跟母亲说话呢?”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思考一下“母亲”在守明和“那个人”之间充当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教师身旁一位男生小声说:“月老”。)

师:请这位男同学大声说给同学听。

某生:月老。

师:多么准确又文艺的词语啊!在小说中,有一个词跟它是同义词,是什么?

全体生:媒人。

师:至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守明和“那个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成为彼此的结婚对象的?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介绍”、“相亲”。

师:相亲不是自由恋爱,这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故事,但是现在的农村姑娘和农村小伙也会通过相亲这种方式来结为夫妻,我今年过年的时候看到有一则新闻就说一个农村小伙一天赶7趟相亲。这可以看出,相亲常常成为了一种“速成爱情”。好,那么,我们现在回到刚刚第八组同学提出的疑问:“小说最后守明为什么不跟母亲说话呢?”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生:我认为是守明很希望得到“那个人”热烈的回应,可是那个人并没有,守明很伤心,而她又认为自己的母亲也不明白她。

师:是啊,守明希望的热烈回应落空了,她多希望偶遇的“险情”能获得情感上的弥补,却偏偏是母亲出现,而母亲又并不完全懂她。她的满腹委屈和郁闷没有办法疏解,只能用一种非常单纯的方式去化解,就是不跟母亲说话。

师:好,我请此轮小组交流的最后一个小组来陈述自己的看法。

生:我们跟第八组的观点一样,认为守明的结局会跟农村姑娘一样。我们补充一个理由,文章的第三页中说道“那个人”会外出当工人。而后记中的“我”也走出了农村,并且“我”开始是舍不得穿鞋,到后来觉得鞋子穿不出去了,我们的理解就是过时了。时代在变,对农村姑娘的感觉变了。那么,小说中的“那个人”走出去之后,对守明的感觉也会变。

师:本小组补充的这个理由,实际上是给我们揭示了小说中“走四方”的“那个人”与守明不可能在一起的深层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视野的不同,见识的不同,彼此对爱情的想法和要求有了不同。

师:通过这几个小组的发言,老师可以看出,很多同学都认为守明跟“那个人”最终走不到一起,那么,现实中“我”与农村姑娘,守明和“那个人”不在一起是不是一个悲剧?为什么?

(教师设置第二个讨论环节,进入小说主题的谈论和作者意图分析。)

教学反思

虽是借班上课,但学生做了比较充分的预习,课堂推动很顺利。学生对小说文本很熟悉,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对文本能进行比较透彻的理解。这样,教师的适时点拨才更有效。整个环节实现了预期的设想,但若能引导学生在对比与分析中,把小说主人公守明的性格梳理得更细致些会更好;若能把人物的个性语言让学生品读品读,对人物的品读也会更立体。同时对下一环节问题的讨论也能更透彻。

专家点评

中学语文教学到底高标何在?答案难以归一,但语文教学的底线却无比清晰:学生为本,文本为本。把文本恰切介绍给适龄的学生,这种得体是高中语文课堂最需考虑的根本。赵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乍一看略嫌保守,却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实际及文本内容的考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解读尊重文本。

授课过程中赵老师大部分时间在学生间穿行,学生小组合作是“真合作”,学生讨论是“真讨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对学生发言的要求:有观点,有依据,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是“负责任的谈话”,很多学生的发言扩展开来就是一篇小论文。这与作文教学中的“任务驱动作文”一样有个共同点: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有理有据且符合逻辑的得体表达。

在文本解读方面,赵老师谨守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三个要素,巧妙地从后记入手,把情节问题一带而过,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物形象的讨论,但在讨论中并未舍弃情节和环境,既指引学生对主人公形象得出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也对小说折射的时代特色进行点拨,大胆地切入爱情观的简单指引。既做到了深入文本又敢于跳脱文本,在“立德树人”方面拿捏尤为得当。

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核心,不高攀,不低就,所以说,这是一节对一线教师来说易学可为的课。

当然,作为竞赛课,如果赵老师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大一些,文本的解读纵深度更讲究一些,老师本人的才华更展露一些,可能个性化特征会更让人印象深刻一些。

教育毕竟总是遗憾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文本解读高低间的拿捏历来是两难,老师舍弃了个人色彩的呈现,把自己退到学生和文本的后面,竞赛场上坚持这种得体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

(深圳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陈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