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瘤病理诊断基础(一)

 微笑如酒 2016-09-23
欲知异常,先知正常。要掌握良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诊断,必须先熟练掌握淋巴结的正常结构。现代免疫学知识告诉我们:淋巴结是免疫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淋巴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免疫应答的荒地、淋巴液过滤的部位,还是淋巴再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病理工作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其正常结构和功能、淋巴细胞正常分化以及在各种疾病时淋巴结的变化和反应。
  淋巴细胞在成熟转化过程中要经历很多阶段,不同阶段淋巴细胞的形态、免疫表型等不尽相同。B、T细胞淋巴瘤在许多方面似乎重复着正常B细胞和T细胞分化阶段,在淋巴瘤分类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应的正常分化阶段,例如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等,因此了解淋巴细胞正常的转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对其系列成熟谱系形态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淋巴瘤分类的掌握和不同类型免疫表型差异的理解。
  机体有两大免疫装备,即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先天性免疫反应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属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参与细胞包括NK细胞、NK样T细胞(CD3+ ,CD56+)和γδT细胞,不需要抗原刺激即能启动免疫反应。获得性免疫反应是当机体遇到抗原刺激时,通过淋巴细胞一系列转化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主要参于细胞是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分化:B细胞起源于骨髓的B淋巴母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后移出至外周血、初级淋巴滤泡、淋巴滤泡套区,这时的B细胞尚未经抗原(Ag)刺激,被称为处女B细胞,遇到抗原后即发生转化,最原始的B细胞叫前(躯)B细胞,由干细胞转化而来,位于骨髓中,骨髓是B细胞的中枢,原始幼稚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最早成熟的B细胞是“处女”B细胞,即B细胞,该细胞虽然成熟了,但没有受到任何抗原刺激。B1细胞成熟后迁徙到外周的淋巴组织中定居,为参与免疫反应做准备。外周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脏以及皮肤和黏膜组织中散在淋巴组织。如果Bl细胞迁徙到了淋巴结,定居在皮质区,形成初级滤泡。当Bl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化形成浆细胞,分化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直接快速的转化成了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再转化成浆样细胞和浆细胞。经过这条途径形成的浆细胞产生非特异性抗体,可以对外来抗原作出快速反应。另一条途径是Bl细胞转化成滤泡母细胞、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这些细胞出现后就出现了生发中心,形成了次级滤泡。在生发中心内这些细胞经过IgH基因重排,能够识别抗原信息的中心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熟离开生发中心;不能识别抗原信息的中心细胞出现凋亡,最后被生发中心内组织细胞吞噬.形成吞噬碎片的组织细胞,即可染小体组织细胞。离开生发中心的中心细胞转化成了边缘带B细胞和B2细胞(记忆B细胞),最后转化成了浆细胞。该途径形成的浆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专门针对刺激Bl细胞的抗原。因此,生发中心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工厂”。
   如上图显示的分化过程中,最左侧的细胞最幼稚。最右侧的细胞最成熟,中间的细胞成熟度居中。这些细胞相对应的淋巴瘤的恶性程度也是从左往右逐渐降低。例如,前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即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都属于惰性淋巴瘤(即低度恶性),滤泡性淋巴瘤(Ⅲ级)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则属于中度或中偏高度恶性。Burkitt淋巴瘤例外,虽然滤泡母细胞处于分化中间阶段。但Burkitt淋巴瘤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
  T细胞分化:T细胞和NK/T细胞均起源于骨髓干细胞,根据表面受体的不同T细胞被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两类。目前γδT细胞和NK/T细胞的成熟过程尚不十分清楚,而αβ细胞的成熟过程已经弄清,目前对T细胞分化过程的认识远不如B细胞。从形态学上可以辨认的T细胞也相当有限。最原始的前驱T淋巴母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干细胞,定位在胸腺。它是一种中等偏小的淋巴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染色质细腻,没有明显核仁或有小核仁。经过分化发育成熟后变成了T小淋巴细胞(Tl细胞),大小与Bl细胞相同,形态上难以区别。Tl细胞迁徙到外周淋巴组织和血液。在淋巴结Tl细胞主要分布在副皮质区和滤泡间区。当T1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成T免疫母细胞,经过分裂,再分化成曲核T细胞和他细胞。他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可以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和细胞毒性分子。从免疫表型看,前胸腺T细胞均不表达CD3,CD4,CD8。进入胸腺皮质的T细胞经过TCRβ基因重排,表达CD1、CD3、CD4、CD8和TCRα/β抗原。经过TCRα基因重排后进一步分化,进入胸腺髓质,T细胞表达CD3和TCRα/β抗原,部分细胞表达CD4或CD8。当分化成熟后T细胞离开胸腺,迁徙到外周淋巴组织,此时的成熟T细胞分化成了CD4+和CD8+;两大类。大约CD4+T细胞占60%~80%,CD8+T细胞占20%~40%。这些成熟的T细胞都属于TCRα/β型。另外,有一部分T细胞在前胸腺阶段经过TCRγ基因重排,进入胸腺皮质后表达CD3和TCRγ/δ,最后分化成熟为TCRγ/δ型的T细胞,表达CD3,但不表达CD4和CD8。这类细胞数量很少,大约占所有T细胞的5%,主要分布在脾脏的红髓和皮肤,这种细胞与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关。还有一部分原始的T细胞在前胸腺阶段,没有发生任何TCR基因重排,最后分化成了NK细胞,它们的免疫表型为表面CD3-(sCD3)、胞质CD3+(cCD3)、CD56+。另外。有一小部分细胞不经过胸腺途径分化直接分化成为NK细胞、TCRγ/δ型T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粘膜,与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关)、TCRα/β型T细胞(罕见)。TCRα/β型CD8+T细胞、TCRγ/δ型T细胞和NK细胞都可以表达细胞毒性分子,包括TIA-l、Granzyme B、Perforin。因此,T细胞和NK细胞在免疫表型上有重叠和交叉。
  参与先天性免疫反应的γδT细胞和NK/T细胞主要分布于脾脏、粘膜、外周血和皮肤,它们对应的肿瘤亦主要发生于相应部位,而参与后天性免疫反应的T细胞对应的肿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
  胸腺前细胞对应的肿瘤是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琳巴瘤(TdT+),胸腺后T细胞对应的肿瘤为成熟T细胞肿瘤(TdT- )。与B 细胞淋巴瘤相比,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D30+,EMA+)外,其他类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缺少特征性免疫表型。需要提及的是,最近研究表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被认为源于滤泡生发中心CD4+的辅助T细胞,瘤细胞除了表达全T抗原外,还特异表达CD4,CD10,CXCL13。
  淋巴结主要有5大基本结构,即支架、皮质、副皮质、髓质和引流系统。
  淋巴结有两种支架系统:粗支架和细支架,前者为淋巴结被膜和小梁,后者为树突细胞的突起网。淋巴结被膜由2~3层纤维细胞构成,其中有不连续的平滑肌束,被膜向淋巴结实质内突起形成小梁。淋巴结有两种树突细胞,即滤泡树突细胞和交指树突细胞,前者位于滤泡内,后者位于滤泡间,它们胞质突起形成无数网眼,淋巴细胞“镶嵌”其中。
  皮质位于被膜下,其特征性结构是淋巴滤泡,根据淋巴滤泡有无生发中心,又将其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淋巴滤泡,前者无生发中心,主要成分为处女B细胞和滤泡树突细胞,后者由套和生发中心构成,经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其中转化。反应性增生时套区和生发中心分界清楚,套区厚薄不均,较厚的部分称为帽,生发中心是B细胞的转化场所,主要由处于不同转化阶段的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构成。根据次级淋巴滤泡不同阶段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期,即母细胞期、星空期、极性期和消退期,每期约历经一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时的滤泡由于处于不同时期而形态不同。生发中心除了转化的B细胞外,尚有滤泡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T细胞。
  副皮质是位于皮质和髓质之间的弥漫性淋巴细胞带,主要由T小淋巴细胞、散在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交指树突细胞和特征性高内皮静脉构成,后者是副皮质定位标志,副皮质区常常有“星空”点缀。在反应性增生时副皮质变异很大,可能很明显,也可能不明显,约占淋巴结的10~70%。
  髓质位于副皮质和淋巴门之间,由髓索和髓窦构成,髓索为B细胞场所,其中富于浆细胞。髓索之间的窦隙为髓窦,窦内可能充满窦组织细胞。
  淋巴液自结外流入,从淋巴门流出,具体途径为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中间窦髓窦→输出淋巴管。
  
 
  
  
  【本站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