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大学改名——以东华大学为例

 Moia藏经阁 2016-09-23



试想,若今日东华非今日东华,而是有一个霸气的番号,诸如某科某理某工等。或今日东华仍今日东华,但番号一如复旦同济交大之响亮,又有多少人会怀念曾经的中国纺织大学呢?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过去真的很好,而是现状的确太差。

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如此算来,建校65载,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番号用了长达34年,中国纺织大学的番号用了仅仅14年,东华大学的番号用了已然17年。以至于很多校友在个人简历里,时而华东纺织工学院,时而中国纺织大学,时而东华大学,曾用名现用名傻傻分不清楚。


更有意思的是,纺织大学的番号时间最短,却最为想念。正如我们人生中那些惊鸿照影的时光,如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波心,难以释怀。只是,纺织大学的番号真的很好吗?我看未必。

且不说在那个唱衰纺织的年代,仅仅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纺织也不是一个好的术语。纺织和冶金一样,说的都是加工方法,冶金就是冶炼金属,纺织就是纺纱织布。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首先以材料科学代替冶金,作为一个系的名字,之后,材料蓬勃发展,冶金日渐没落。时至今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已遍地开花,冶金工程专业却只剩寥寥几个。比如国内,同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原来做金属材料比较强的清华哈工大上交西交等在材料方面依然很强,理科院校新设立材料专业的北大中科大南大复旦等在材料方面也卓越发展。


冶金更名材料,名字后缀里加上了科学与工程,纺织依然纺织,名字后缀里也加上了科学与工程。冶金从加工技术顺利进军科学阵营,华丽转身,纺织则依然屌丝。所以,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和去冶金化一样,去纺织化也是必然的。


曾经的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或许不久的未来,纺织学院也会更名为无纺无织学院。纺织专业也会和冶金陶瓷水泥玻璃等众多以行业命名的专业一样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学科的内涵则会在新的载体里延续发展。

在吃货界有一句名言,味无定味,适口者珍。以我来看,大学番号也是这样,世界上本没有山寨的番号,所谓的山寨不过是与通俗规则不符的存在。我国的大学番号基本上都是国字号省字号市字号,外加科技理工农林工业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清华复旦同济不是这等霸气,是不是也会像东华大学一样山寨呢?或者,如果东华大学也有清华复旦同济这般名气,还有谁会感觉东华的番号野鸡呢?


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东华大学的萎靡不前和纺织学科的发展困境有很大关系。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和纺织有些相关的只有纤维端口,且以高分子材料和化纤为主,和主攻纺纱织布的我们仅止于稍有关系。所以,做科研的我们只能从纺织里面提取出通用的科学问题,去申报其他相应的端口。此情此景,与中西部的广大劳动力在本地很难找到就业机会,纷纷去沿海地区打工讨生活颇有几分神似。出门在外不容易,以至于纺织学科拿到的国家基金很少,以纺织为特色的东华大学拿到的国家基金也很少。

正如学院的一位老教授所说,只有热爱自己学科的穷家当,自己学科才会有所发展。所谓穷家当,我的理解是自己学科所面临的特性问题,颇似自己手心的宝,别人眼中的草。


我认为,纤维是高分子材料,纤维集合体是纺织,纺织学科的核心问题就是纤维集合体的问题。常人看来,内衣是内衣,外衣是外衣,窗帘是窗帘,毛巾是毛巾。而在纺织的我看来,纱非纱,布非布,所有的这些都是纤维集合体的不同形式。


我们纺织要研究的就是纤维集合体的加工方法及其延伸的科学问题,只是,很多问题仍是深埋地下的种子,以至于很多纺织学者只能零星提取,守候发芽,然后找相应的端口申报。


试想,如果纺织和陶瓷或金属一样,学科内涵得到充分发展,我们也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端口。在所谓穷家当的价值没有挖掘之前,若真有纺织端口,也会令人无所适从,因为纺织的范围太广太广,从纤维到纱线,从织物到复材,从加工方法到物性化性。守候一粒种子发芽成长的时间是漫长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感叹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1999年纺织大学更名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不知大学为何物,不知世间有纺织。如今,身在东华,心系纺织,耕耘方寸之间,甘为一个旋转不息的锭子。曾经纺织大学的去纺织化更名是迫于时代的潮流,唱衰纺织夕阳产业。


我相信,纺织学科的去纺织化更名也是必然的趋势,只是,我更愿意此去纺织化更名是由于纺织学科的充分发展以至于纺和织二字不能概括学科的内涵。作为一名纺织工作者,我会为将来某一天经历纺织学科的去纺织化的更名而感到荣幸,并愿意为纺织学科内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唐晓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28125-1004397.html


更多阅读

混乱的大学更名

“川医”之争——我们都在历史中

泸州医学院更名风波是否真的尘埃落定了?

泸州医学院更名估计是中国大学更名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件事

把已成为品牌的校名改得与野鸡大学难以区分,究竟有什么好处?

谁才是“南大”?难答?教育部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