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俄贸易概况

 诸星团 2016-09-23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继承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关系正常化,并着力于发展多方面的友好关系,从而为中俄之间的武器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大环境。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购买24架苏-27 (SukhoiSu-27)战机,包括20架苏-27SK单座型飞机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开启了中俄武器贸易的历程。从此,中国开始成批的从俄罗斯进口多种常规武器,包括飞机、舰船、导弹、防空系统等,陆海空装备都有涉及,中俄之间签订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武器贸易订单。中俄武器贸易中的重头装备当属飞机,占1992至2014年中俄各类武器交易额的一半。中国于1992年引进首批24架苏-27战机后,又于1995年签订了第二批共24架苏-27SK的购买合同,并在1996年底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期间,与俄罗斯签订了引进苏-27生产线的协议。1999年12月,中俄双方又签署了订购28架苏-27UBK V2的合同,并于2002年9月完成合同。至此,俄罗斯一共向中国出口了3批共76架苏-27,中国也开始了自行生产苏-27以及苏-27的本土版歼-11,而中国对俄罗斯战机的采购对象也相应的从苏-27变为更先进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机苏-30 (SukhoiSu-30)。1999年中俄签署购买首批38架苏-30的协议。随后,中俄又在2001年7月签署了购买第二批38架苏-30MKK的合同,2003年1月签署第三批24架苏-30MK2的购买合同。至此,中国所装备的苏-30的数量达到100架,中国在苏-27和苏-30系列战机身上的投资达近百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飞机,除战斗机之外,还包括大批直升机和大型运输机。1992年以来,中国从俄进口了320余架多种类型的米-17 (Mil Mi-17)直升机,该机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直升机米-8 CMil Mi-8)直升机的外销版。除了米-17,中国还从俄进口了16架反潜直升机卡-28 PL (KamovKa-28 PL)和9架预警直升机卡-31 (Kamov Ka-31)。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运输机,主要是伊尔-76大型运输机。
中俄贸易概况-1992~2014年

舰船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装备中仅次于飞机的第二大武器类别。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海军武器,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现代”级驱逐舰( Sovremenny-classdestroyer)和“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Kilo-class submarine)的引进。中国与俄罗斯在1999年12月正式签署购买合同,引进首批2艘“现代”级驱逐舰,型号为956E型,中国分别将其命名为“杭州”号和“福州”号。随后中国又于2002年1月斥资14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两艘型号为956EM的“现代”级驱逐舰,分别命名为“泰州”号和“宁波”号。20世纪90年代末正值中国海军战力青黄不接、新一代国产计划尚未成形时期,“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有效的缓解了我国海军面临的压力。引进“基洛”级潜艇使中国常规潜艇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基洛”级潜艇是俄罗斯海军战后第三代、目前主力柴电潜艇,也是目前俄罗斯出口量最大的潜艇,以火力强大、噪音小而闻名,被西方国家称为“海底黑洞”。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基洛”级潜艇共12艘,包括2艘877EKM型和10艘636型。“基洛”级潜艇的引进不但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潜艇技术,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潜艇部队的现代化。中俄贸易概况-1992~2014年

除了飞机和舰船,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还包括S-300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道尔-M1 (Tor-M1)低空近程地空导弹系统,Kh-59M空地导弹,“白蛤”反舰导弹(Moskit missile) ST-68低空雷达,AL-31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等。据SIPRI统计,1992年至2014年,中俄之间的武器贸易额达320. 3亿美元。期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占中国武器进口总额的约80%。虽然出口中国的武器在俄罗斯对外武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分量远达不到这一比重,但是也占到了俄对外武器出口的27. 5%,中国几乎与印度并列为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中俄在武器贸易方面的相互需求,使两国在冷战后成为彼此最重要的武器贸易伙伴。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中俄这种武器贸易伙伴关系存在着完全的不对称性,即中俄武器贸易几乎完全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而俄罗斯极少从中国进口军事装备。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俄之间军事技术差距较大造成的。中俄贸易概况-1992~2014年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武器贸易,使中俄成为彼此最重要的武器贸易伙伴。但是,这二十余年间中俄之间的武器贸易额却并非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增加到迅速减少的过程。

从1992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首批苏一27开始,中俄之间的武器贸易便由此展开并迅速发展。除个别年份,如1994年、1998年贸易额较低之外,1992年至2006年的十五年间,中俄之间的武器贸易额呈明显的整体上升态势(见图)。尤其从1999年开始,贸易额急剧增长,并在2005年达到峰值,超过30亿美元,是1993年贸易额的三倍。仅2000年至2006年间的贸易额就达到了178亿美元,占1992年至2014年中俄武器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也正是这几年中俄武器贸易的迅猛发展,使俄罗斯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武器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但这种发展势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2007年,中俄武器贸易额降至13. 2亿美元,比2005年下降了一半还多,2010至2014年的五年内,只在2013年超过了10亿美元。中俄贸易概况-1992~2014年

中俄武器贸易经历这种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有其必然性。冷战后中俄武器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对引进先进装备、提升国家军事实力的迫切需求,与俄罗斯对赚取外汇、维持军事工业生存、恢复国家经济的需要,在冷战结束后,历史性的遇到了一起。而近年来,中俄武器贸易的迅速减少,与之前双方武器贸易的迅速增加,尤其在2000至2006年持续的高贸易额,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00至2006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批武器,包括62架苏-30MK,2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8艘“基洛”级潜艇,138架米-17直升机,9架卡-28 PL反潜直升机和9架卡-31预警直升机,还有多种型号的S-300防空导弹等。这些大批量俄罗斯武器的引进,导致了中国武器市场的饱和,也致使俄罗斯可以出口给中国的武器日益减少,中俄武器贸易额随之下降。中国在俄对外武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己由2005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8%。

1992年至今,中俄武器贸易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以成品贸易为主,军事技术合作、技术共享或者用于军事技术研发的零部件的转让很少。无论是飞机、舰船还是防空导弹,都是以成套的形式进行贸易,单纯的技术引进明显不足。这点与欧美国家间武器贸易,或者美国对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武器贸易有着明显的不同。以、韩两国军火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美国与两国的军事技术共享,尤其是韩国军火工业所使用的大部分尖端武器技术都源自于之前从美国进口的子系统和零部件。而中国在武器装备研发中所需要的技术则没能在中俄武器贸易中得到应有的满足。中俄贸易概况-1992~2014年

中俄武器贸易的这种状况是由中俄在武器贸易中的微妙关系决定的‘相比于军事技术的转让,成套的武器装备出口,明显具有更大、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军事技术出口往往会导致出口对象成功研发自身的武器系统,从而将原有的武器供应国的相关武器拒之门外。中国是俄罗斯武器的重要市场,俄罗斯自然不愿向中国转让军事技术,以防影响自身对华武器出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武器过剩严重、军火工业鱼需大量资金,而中国也更需要现成的武器以迅速提升军事实力,所以两国的武器贸易以成品武器为主。

近几年,中国的军事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中国的国防工业己经能独立制造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系统。中国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购买完整的武器平台,而是更希望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军事技术。但是,俄罗斯的军火工业也今非昔比,它们己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自身发展,所以通过转让军事技术以获取利益对其所产生的吸引力并不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