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上,一块藏瓷奇石抢尽了风头。 据说,这块石头估值8.5亿,我就想知道谁估的! 奇倒是挺奇的,俨然就是一个人头,而且还有鼻子有眼有嘴巴。说实话,类似的石头并非没有,不信的话,我就随便找几块给大伙儿看看。
这几块奇石不仅像人头而且像的都是名人的头。因此,奇不应是这块藏瓷抢风头的理由。 它之所以抢尽了矿宝会的风头,就在于高达8.5亿的估值!没错, 8.5亿!8.5亿!8.5亿!牛逼的价格说3遍! 当然又不是成交价 消息来源中关注其中的两条信息: 第一,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的专家为这块石头估的值; 第二,当时的估值为1.2亿,比小鸡出壳略低。如今,3年过去了,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估值却摇身变为8.5亿!不知道,这个价值还是原来的“专家”估的,或是另请了高明。这3年涨了7.3亿、7倍 多是何根据?是奇石市场太火了?还是藏瓷太火了?
藏瓷又名藏瓷红,是新发现的奇石石种,藏表明此石种产自于西藏高原, 瓷是由于石面富有光泽,石皮颜色古朴宝气,质感莹润,如陶瓷之釉面,故取名“藏瓷”因其石体表面多以红色为主,又名“藏瓷红”。
而在前年3月,一块长3.18米、宽1.6米、高0.9米被誉为“藏瓷王”的藏瓷亮相青海,其市场估值约为1亿元。仅仅这两块奇石而言,即使贵为“藏瓷王”,价值都与8.5亿相去甚远。诚然,藏瓷资源稀缺,但又有哪一种优秀的奇石资源不稀奇呢? 看看中国估价过亿四大奇石! 1.东坡肉形石 5.73×6.6×5.3厘米 0.52KG 无价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2.岁月 8.5×8×6.9厘米 1.3KG 1亿(估价) 现收藏于银川的一位赵姓藏家手中,属戈壁石类。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能够形成人脸状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与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皱纹、都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3.中华神鹰 18×15×32厘米 14KG 1.2亿(估价) 4.小鸡出壳 3×2.5厘米 0.092KG 1.3亿(估价) 5.人之初 专家估价1亿人民币 这块奇石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打磨抛光,寓意着 生命的石头取名为《人之初》,一直“沉睡”于黄河上游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的河床。石质细腻,通体四周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框,框内画面是一个惟妙惟肖的还处 于早期胚胎阶段的胎儿形象,眼睛已经发育,其它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显。整个形象犹如静静蜷坐在母腹中熟睡的婴儿。 6、血胆金莲 估价1.65亿港币 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大漠的半透明玛瑙质天然石鱼,不仅外观精美逼真,灵动传神,其内部还包含自古以来被视为圣物,极为稀罕神秘的血胆,更令人不可思义的其内部红胆包体又构成了一尾带双眼栩栩如生 的小红鲤,可谓是空前绝后。由于藏家属地是香港,所以用港币来计算。 我特么就想知道,这些天价都是些什么人、通过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方法估出来的! 无比喜好是一码事,你完全可以标个无价;不切实际的估价则是另一码事! 试问:如果每一种资源稀缺的石头,动辄就估值数以亿计。那奇石还真的有价值吗?试问:出这样的风头真的好吗?这到底是出石界的风头还是出石界的丑呢? 热闹之下难掩尴尬 近年来奇石收藏升温较快,奇石拍卖会此起彼伏,投资收藏奇石的人也有所增多。但国内玩石的人数与我国总人口相比,绝对值还是相当小的。这几年来,由于受奇石涨价风影响,各地奇石价格也跟风而上,以金钱石为例,其价格经一涨再涨后,原来仅卖三四百元一块的金钱石,如今开口便要上万元、10万元,有的甚至开出50万元,结果必然是无人问津,以至最后收藏者见了金钱石就摇头。此类现象并非个别,曾有一位山东临朐奇石市场的石商去湖南、广东购石,那里的奇石价格贵得吓人,他不敢进货结果空手而归。这位石商自己也有块上品的石头,有人愿出价5万元购买,而他非30万元不卖,买家自然不愿意,他这块奇石就只好深锁闺中。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一位石友获得一块奇石佳品,因受涨价风的影响,开口就要200万元,有位行家看到此石后大加赞赏。收藏者受到激励又将价格抬升到500万元。最后自然没有成交,最终这块石头能卖多少钱,也只好让他自己去碰运气了。 一块奇石能究竟能卖多少钱,不仅收藏者心中没数,整个市场也难有标准。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人一块石头喊价10万元,但2000元就卖了;喊价几十万元,一两万元就出手了。石商们都认为价钱开得高自己不吃亏,却不知这样反而损害了奇石市场的信誉,使一些初入此道者望而却步。虽说近年来国内奇石收藏有所升温,但热闹之下难掩尴尬。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奇石行情依然偏低,仍值得收藏爱好者多加关注。在名家字画或瓷器杂项拍卖会上,上百万元一件的拍品还仅仅属于中低档品,上千万元的也常见。而灵璧石、大化石、彩陶石中称得上特级孤品的,在拍卖会上一般也只能开价几十万元一方,有些较为珍贵的奇石还常常流拍。这从2012年6月中旬云南举办的中国首届金沙江奇石文化博览会精品奇石拍卖会就可看出,当时参拍的27件拍品,也仅有11件顺利成交,其中一块金沙江精品奇石《哺育》拍出了46万元的全场最高价、一块奇石《佛手》以6万元成交,可见国内奇石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也充分说明奇石市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奇石收藏过程中也会遇到的各种波折,但奇石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靠众多的藏石爱好者和石商们精心呵护。
“天价奇石”有可能让人望而生畏,只看热闹不参与,从长远看,对奇石产业发展并非好事。 投资收藏奇石虽能升值,但藏石爱好者应注意的是,目前各地奇石价格还很不稳定,石商漫天开价现象较为普遍,奇石价格经常会出现地区差、时间差,如不注意搜集资料、了解行情、提高鉴赏能力,盲目进行高端奇石投资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