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仙过海”的传说

 茂林之家 2016-09-24


“八仙”是道教八位神仙的合称。他们是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钟离权字云房,京兆咸阳(今属陕西)人。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金莲正宗记》列为北五祖第二祖。关于他的身世,传说很多。一说其为汉武将,一说其为晋人周处的大将。《宋史》和《夷坚志》中有“钟离子”或“钟离先生”的记载,称其为陈抟老祖之友。元代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就有“汉钟离现掌着群仙录”的说法。明清道书记载他曾在终南山遇东华真人王玄甫,得授赤符玉箓、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及青龙剑法。后又遇华阳真人,教以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诀,成为真仙。相传他曾在唐代度化吕洞宾。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意思是天下第一闲散汉子,后人将“汉”字连以下误读为“汉钟离”。其形象常是头上扎髻,龙眼虬髯,坦腹自若。


吕洞宾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仙人。相传他是唐宋、五代道士,姓吕名岩,字洞宾。原为唐朝宗室,姓李,武则天时尽歼唐室子孙,于是携妻带子隐居碧水丹山之间,改姓吕。因常居岩石之下,故名岩,又常居山洞,故号洞宾。又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


吕洞宾少习儒、墨、应进士试不中,遂浪迹江湖。《宋史·陈抟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是位修道 有术的高道。《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二百多首。据此可见,历史上可能实有吕洞宾其人,而后世道教和民间又为他编织了很多仙事,使其成为以“剑仙”、“酒仙”“诗仙”闻名于世的真仙。


传说吕在长安遇汉钟离,经过“十试”,乃授以延命之术,金液大丹之功,因得道法,不知所往。又传他曾遇苦竹真君,传日月交拜之法;遇火龙人,传天遁剑术。他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并发誓尽渡天下众生,才愿上升仙去。北宋宣和元年(1119)诏封“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纯阳验正警化孚佑帝君”。 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尊称“吕祖”。自北宋以来,民间传说相继出现。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当然,故事、著作真伪混杂,苗善时收编为《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7卷。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叙“吕纯阳爱打简子渔鼓”。八仙过海多据此绘其像。吕仙形象可谓深入民间,妇孺皆知。全国各地广建吕祖祠庙,岁时祭祀,至今不断。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此日众人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吕母房中,随即洞宾诞生。后世道观多于此日设斋醮以志纪念。


张果老又名张果。据载,张果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原为唐代道士,擅长法术。常隐居恒州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世人相传他活了数百岁,尊称为张果老。唐太宗、高宗闻其名,曾召请入京,都没去。武则天时,不得已奉诏出,走到半路装死又未去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屡次遣使召之,才入宫。玄宗见其容颜衰老,问得道之人何故如此。张果老答说他是帝尧丙子岁时人,曾任侍中之职。玄宗深信不疑。帝欲以玉真公主嫁之,果笑,固不奉诏。不久,玄宗擢张果“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果恳辞还山。走到半路,卒于恒山蒲吾县。弟子说他“尸解成仙”,玄宗则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太平广记》称果常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世人。传所乘白驴,日行万里,夜间能折叠如纸。放于箱中,白天以水噀之,就变成驴,后人以此题诗句“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以警世人。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本来形貌魁伟,但因履约赴老君华山仙会,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归依,于是借路边一饿死者还其身,黑脸跛足,袒腹篷首。十分难看,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拐,故名。也有称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铁拐一根助拄跛足。铁拐李常背一药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民间称为“铁拐李先生”。后来功行圆满,被玉皇大帝封为上仙,常随老君出游。南宋刘松年绘有拐仙图,其人相貌奇古。


曹国舅是曹彬之孙,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佾,又传名景休。天资纯善,不喜富贵。后因其弟娇纵不法,残害人命,深以为耻,于是逃避深山修道。他隐居山林时遇钟离权和吕洞宾,吕洞宾问:道在何处?国舅指天。又问:天在何处?舅指心。钟离笑,称他知晓心即天,天即道,已识本来面目。于是得受还真秘术,引入仙班。或说他出家时,皇帝赐金牌一面,后渡黄河无船资,以金牌作抵押,恰遇吕洞宾,与之同游,名列“八仙”其形象常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与其他仙人隐士的打扮迥然不同。


韩湘子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原名韩湘,曾在长庆三年考中进士,官至大理丞。韩愈被贬潮州蓝关时,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诗相赠。但此韩湘为宦场中人,并无奇人仙术。有人称仙人韩湘即是由此附会而来。也有说韩愈另有族侄,好道学仙。《酉阳杂俎》载其性狂放,能奇术,曾在初冬时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韩愈大惊。后人将此二人相混,称作“韩湘子”,成为道门仙人。明有杨尔曾编《韩湘子全传》三十回,叙述汉钟离、吕洞宾点化韩湘子修道成仙的事。民间还有《蓝关宝卷》等流传。韩仙的形象常为一手执长笛的英俊少年。


蓝采和的实际在南唐沈汾《续仙传》,陆游《南唐书》中都曾有记述。据《太平广记》载,他原是一位行乞道士,常穿破烂蓝衫,一脚着鞋,一脚赤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常持打拍板,在市内带醉踏歌,机捷谐谑,似狂非狂。其踏歌说,“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不去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歌词很多,有神仙出世意,人不能测。给他钱,他则以绳穿拖之地行,或散失,也不回顾,或与贫人,或与酒家。传说他后来周游濠梁间,在酒楼乘醉,轻升云山,冉冉仙去。元稹有诗题其像曰:“长板高歌本不狂,儿曹自为百钱忙。几时逢着兰衫老,同向春风舞一场。”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古时称“仙姑”者,多为道姑或民间仙娘。唐宋以来,笔记志怪中记载有“何仙姑”多人,福建、两广、浙江、安徽等地都有各种关于她的传说,其中以广东增城的传说最广。相传她原名何秀姑,为何泰之女,生于唐武则天时,住云母溪。15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而成仙,遂轻身如飞,往来山中采食山果,奉母甚孝。后遇吕洞宾,授以一桃,吃后不饥不渴,遂行辟谷,洞知人事休咎,颇为灵验,乡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她居住。武则天闻其名,遣使召请,中途不知所往。现广东增城还有何仙姑庙,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何仙姑诞生日,四方乡人云集,或唱大戏,或做道场,举行庆祀,相沿成俗。


八仙的故事多见于唐、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唐代已有《八仙图》与《八仙传》,民间传说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其中以“八仙过海”最为著名。


传说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八仙赴王母蟠桃盛会,喝得酩酊大醉,归途路径东海。吕洞宾建议不得乘云而过大海,须每人以物投入水中,乘所投之物过海。于是,铁拐李以拐杖作舟,汉钟离以棕扇凫水,张果老毛驴踩波踏浪,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分别立于箫管、玉板、花篮、阴阳板、竹罩之上,浩浩荡荡朝海中漂去。没想到蓝采和的玉板被龙太子抢去。经过一番大战,八仙火烧东海龙宫,夺回玉板。龙王失败后,请来天兵相助,后经观音调解,才各自离去。八仙仍用各自的法术渡过东海。这个传说就是民间常说的一句谚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


摘自《中国道教源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