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价比不高 华为中低端机消费者被什么套路了

 Andy7798 2016-09-24

★近几年,国产手机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风光无量的联想,靠互联网营销独大的小米,都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在这场战争中慢慢崛起的华为, 没有依靠压低利润来博得受众喜爱,而是更注重自己品牌的营销。

近几年,国产手机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风光无量的联想手机遭遇重创,几度调整策略后开始在ZUK这个互联网性质颇浓重的产品上下功夫;靠互联网营销独大的小米似乎显得越来越平庸。前不久,IDC公布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16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排名。其中,华为、OPPO、vivo分列前三,三家合计占比达到47%,占到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在这份报告中排名第一的华为将旗下手机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其中高端产品定价399美元以上,包括Mate系列和P系列;中端产品定价199美元至399美元,包括G+和荣耀高端系列;低端产品则定价199美元以下,包括G系列、Y系列和荣耀系列。华为将2016年年度出货量目标定为1.4亿台,其中低端产品线将贡献45%的出货量。

尽管这些年来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曾尝试打入高端市场,但都以失败告终,除了苹果三星这两个舶来品,目前市场上只有华为颇受商务人士喜爱。华为的高端系列成功弥补了国产高端手机市场的缺失。而主要购买力放在中低端的消费者其实是十分看重手机的性价比的群体,但是就低端手机来说,华为相比较于其他品牌来说可谓是完全没有优势。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基本上我们可见的手机都能带来很好的使用感受,国产手机厂商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些年一直在主打差异化,例如oppo的闪充、vivo的柔光自拍、nubia的无边框、乐视的互联网生态论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国产手机厂商手中握紧的王牌,除此之外,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各大厂商为了出货量不得不一直压低利润。

在经历洗牌之中,一些品牌已经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一些品牌还在苦苦挣扎。但是稳坐销量第一的华为并不担心这些,它的用户在我们周围人群中成为了高占比。举个列子,在从事IT行业之后,以下这段对话不停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A:“我想(给家里人/我自己)买部手机,1000—2000之间,你觉得哪款手机比较好”

我:“最近魅族的XX还不错,一加的XX也降价了”

A:“我刚看了一下,华为的XX和你说的魅族XX都不错,哪个比较好”

我:“魅族的XX,我之前做过评测,上手体验真的不错,而且你看一下它的参数,还有这些图片......”

A:“谢谢你哦,我买了华为的XX”

我:......

Excuse me?在咨询了我一个晚上了以后,这些人下定决心不买我推荐的手机是几个意思?在经历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事以后,我终于从我们的对话中渐渐感受到了大家偏爱华为的理由。

“小米好用么?我怎么听有的人说不太好用,你说的那个一加又是啥?”

在接触越多的网络之后,我们发现网络上炒作来博眼球的群体也越来愈多,形式也越来越夸张。同样,与传统的线下推广比,一个品牌通过网络“炒作”来扩大知名度也是一种直接有效成本低廉的方式。继小米这个手机营销元老之后,不少手机都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把炒作手法颠覆到了极致。传统如格力、新鲜如锤子,无一不是靠着这种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

但是这些互联网品牌在获得了一种粉丝的簇拥之外也同时招来了一些黑粉,之所以被称为粉丝是因为这些群体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有强烈的表达意愿。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时候厂商还风平浪静时各类粉丝就能互掐起来,并剖析各种参数配置来论证对方手机是真的渣,深刻诠释了“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

正是因为爱的深切的人,我们听到了“小米真的好用”,正是因为恨的真切的人,也听到了“小米真的不好用”。对于一个不太了解数码产品的人,仅仅这一句简单的负面言论就很容易失去对品牌的信任感,毕竟手机市场上可选择的品牌还这么多。诸如华为、nubia等品牌因为鲜少用夸张的形式炒作,因此负面也相对少很多。

同样让大众对品牌不信任的还有对品牌的认知陌生。很多人在听我推荐之后,经常会问我“一加是什么?锤子是什么?”这些人并非仅仅是在朋友圈常刷心灵鸡汤的大爷大妈,其中不乏80后、90后这种经常接触互联网的人,这种不了解就像我真的不知道exo的韩国成员都是谁。很多人在网上认识一款手机,在购买之前想体验一下实体机时却无法在附近找到一个体验店,这时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手机就显得亲切多了。

华为的线上线下双套路

大嘴余承东在微博上攻击小米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件了,不得不说余承东的这种营销方式非常聪明。类比董明珠“格力手机30年不用换”这种智障言论和一亿赌局来说,这种轻量级别常发性嘴炮能够在网络上引起恰到好处的关注。

除此之外,不难发现第二季度中销量前三的品牌都十分注重线下推广,尤其vivo和oppo的实体店、广告牌、电视综艺冠名更是多到数不清。就在大可乐这种已死品牌当年还在玩互联网营销的时候,华为可是毫不手软的包下了北京城中包括火车站、地铁站这种贵地段的广告位。如今雷布斯也开始意识到线下市场的重要性,在红米pro发布之前就重金砸了吴秀波、刘诗诗、刘昊然覆盖了三个年龄层面的代言人,把广告打进了各大商场、公交站、电梯里面,并在发布会上宣布开启线上线下同时供应,这可是以饥饿营销起家的小米头一回这么干。

那么华为为什么没有走平地惊雷的网络营销路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华为本身是个土豪,通讯及企业级服务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依靠大树的华为手机自然不像那些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厂商还要考虑生存问题。能用钱摆平的事,对于华为手机来说那都是小事。

华为手机的第三个杀手锏是“情怀”

很多人华为粉都会夸赞华为的研发能力,这其中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华为除了海思还有什么研发,你再多问一句里面的解决方案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华为的一次次曝光也都是在强调民族品牌、科技强国、务实研发,这些大量曝光即使和手机并无太大关系的时候,这些粉丝也会挂钩到手机上。

为什么国人青睐性价比不高的华为手机?这是一个智能手机快速迭代的年代,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偏爱于此、研究于此,但是这些人在整体手机消费者的占比并不算多。大多消费者不会为了手机去横向对比真机,他们不会细心读每一项参数配置并思考。他们会先选择自己熟知的、有安全感的品牌,然后发现这个手机用起来还不错。华为消费者这样、小米消费者这样,一加的消费者也这样,华为的做法就是不断把基数扩大,让不熟悉这个品牌的人熟悉这个品牌,让人们对这个品牌多增加一点好感与信任。

意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提升针对放射性物质的抵抗能力,把不必要的伤害降到最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