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mwf行者飞鸿 2016-09-24

现代研究认为: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

第三章 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起居、睡眠、运动、饮食等等,哪些方式存在着致癌的隐患呢?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1、癌是一种状态

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了解种子与土壤的关系吧!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也会发生变化。

先秦时齐人晏子曾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古人这段话更印证了这个道理,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原因无他,就是水土变了。其实,“癌”的发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人体本身就是由细胞构成,每一个细胞就像一粒种子,如果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下,就好比拥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种子就会茁壮成长,否则,即使优良品种也没有用,最后还是长不好,只能变化产生“癌”。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造成“癌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生活习惯违背自然之规,正如古人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之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这些不良的习惯实际上也是导致癌症病人增多的主要原因。由于现代环境的变化、饮食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加大,情绪的变化,起居无常等众多因素作用于人,使人们由“健康状态”逐步进入“癌状态”,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状态,正气受损,腑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才导致癥瘕积聚的产生,癌肿自然发生了……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2、“癌从口入”不可不防

饮食是人台生存、成长和维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正如《素问·平人气象大论篇》曰:“人以水谷为本。”但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饥饱要适宜,饮食要讲究卫生,饮食营养要全面,不宜偏嗜,如饮食失节或饮食不洁,均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所伤,往往影响脾胃功能,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他病。正如《皇帝内经》所言:“饮食自倍,肠胃所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由于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营养的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身体健康,饮食的无节制也是现代疾病发生的根源。癌症发病率之所以如此之高,确实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中,我们追问病人的饮食情况时,大多数都有着饮食失调的情况,有的是偏食,有的是暴饮暴食,有的是过食刺激性食物,有的饥饱不调等等。其实,古人也很早便认识到饮食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济生续方》在论述积聚病因时曾言:“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度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致成积聚结块。”《景岳全书》亦曰:“饮食蝷蕹,以渐留滞者,多成痞块。”《济生方》指出“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积结为癥瘕。”上论说明,若饮食失节,饥饱失常使肠胃功能失调,不能克化饮食,积滞内停而成积聚癥瘕。

另外,中医学认为不当的饮食习惯或饮食偏嗜,往往给予机体某些不良的刺激,在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医学统旨》在论述噎膈病(食管病和胃癌)因时指出:“酒面炙煿,黏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损伤肠胃,渐成痞满吞酸,甚则噎膈反胃。”

《医门法律》亦曰:“滚酒从喉入,自将上脘烧灼,渐有热腐之象,而生气不存,狭窄有加,只能纳水,不能纳谷者有之,此所以多成膈症。”《外科正宗·茧唇地六十三》认为茧唇(口腔癌)的成因:“因食煎炒,过餐炙煿又兼思虑暴急,痰随火行,留注与唇。”从古人的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饮食不节(洁),饥饱失度或饮食偏嗜,均影响脾胃的功能,最终导致津伤气结痰凝而产生肿块。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上述这些观点与现代营养与肿瘤发生的观点颇为相似。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西方人由于长期食用高脂肪膳食,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东方人。动物实验亦表明:长期摄入过量蛋白会使某些部位的癌症发病率升高。科学家对动物研究还发现,癌症的发生与进食种类关系不大,而进食数量关系密切。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国内外近年报道,饮热茶能破坏人体食道的“黏膜屏障”。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部食管癌病人中发现7%左右的人,有喜好热饮、硬食、快食或饮酒的习惯,并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饮酒和热食、快食等对食管黏膜有一定的灼伤和腐蚀作用,黏膜细胞出现增生性病变,进一步可发生癌变。

此外,研究亦表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一种真菌—黄曲霉素,其中黄曲霉素B1是目前所知的强致癌物质,其毒性比砒霜强68倍,低剂量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尤其是肝癌有较强的诱发性。另外,亚硝胺类物质、苯并芘等的污染,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3、这样饮食习惯呼唤着癌

我们已经知道了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的发生呢?

临床实验证明:癌症的发生和这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1)吃过热的东西,可破坏口腔和食管的黏膜,经常刺激和破坏消化道黏膜,可导致细胞癌变。

(2)吃东西过快也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快,食物的咀嚼不细,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饭快,食物团块的体积大,易对食管和贲门等消化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久之会引起损伤甚至癌变。

(3)经常饮食过量

(4)经常在外吃饭

(5)常常饮酒过量。直接喝烈性酒,或一天喝4两以上白酒,大口啤酒等,均容易招致癌症的饮酒方式。

(6)对蔬菜敬而远之

(7)偶尔才吃水果。水果是维生素C与纤维素的最好供给源,最好一天吃1-2个水果。

(8)吃饭常常不准时。准时吃饭有利于唾液分泌,而唾液对于致癌物质有解消作用。

(9)不愉快的环境就餐。

(由于本篇文章较长,还是分为三期展现给大家,明天将为大家讲诉第三章:第二期,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