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一条能看透百年风云变幻的路,有机会必须走一趟!

 369蓝田书院 2016-09-24


首先日报君要道个歉

日报君之前召集的“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动

由于报名人数太多…260个名额已满~

对于未能接到主办方电话确认的市民表示抱歉

期待您的下次参与


梅州市军民大埔徒步走活动即将启程

主办单位:梅州市双拥办  梅州军分区政治部  梅州日报社

承办单位:中共大埔县委 大埔县人民政府

活动时间:9月24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三河镇(启动仪式) 清溪镇(徒步走起点)

活动注意请接到主办方电话确认的市民在当天早上6:30在江南剑英体育馆广场集中出发,徒步行走12公里,约18:00返回梅城。免费包车接送,供水送餐。


关于大埔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

在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时期

摧不垮、打不掉

大埔地下交通员的智勇斗争

演绎一出出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

这是历史给大埔留下的宝藏

如今

它在中央政策下将继续推动着大埔前行和蝶变


历史,给大埔留下了“宝藏”

原中央苏区县,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一段历史,更是一份荣耀、一笔财富。近年来,随着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大埔县迎来了蜕变的强大驱动力:政策“红利”促使大项目纷纷落地,推动了电力、陶瓷、生态健康、文化旅游四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催生了一批战略性产业。昔日的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正扬帆起航,快步迈着振兴发展的步伐。

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青溪中站


“四大产业”齐头并进

建国以来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广东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进展顺利,粤电大埔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三河电力能源工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已动工建设······


透过一个个飞速发展的片断,可以强烈感受到大埔县振兴发展全线飘红的勃勃生机: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35.52亿元,比增10.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4亿元,比增26.6%,位居全市第一;电力税收7216.99万元,比增183.93%。这些数据的飞跃增长,是大项目拉动的成果。仅今年,全县就启动了总投资358.5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54.02亿元的59项重点项目的建设,推动了电力、陶瓷、生态健康、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


龙头拉动,电力税收比增近两倍

今年6月21日,随着粤电大埔电厂2号机组试运行结束,粤电大埔电厂两台60万千瓦“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按设计年发电量可达55亿千瓦时,年产值可达30亿元,年税收可达到4亿元,实现经济上再造一个大埔县。”大埔县相关负责人说,大埔电厂自去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后,带来了全县水电企业的大幅增收,预计全年增长可达5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电力税收就达7216.99万元,比增183.93%。


大埔电厂


“目前,在大埔电厂的带动下,三河电力能源工业园区各项建设顺利推进,与此同时,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电站、桃源风电场的规划建设也加快推进。”大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打造百亿元电力产业,大埔依托粤电大埔电厂这一龙头企业,积极实施水火风光核“五电”并举战略,加快推进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电站、三河舟角院电站规划建设,跟进桃源风电场、光伏发电和韩江内河核电项目,抓好2016年供电配网工程以及110千伏茶阳空下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大埔电力产业产值将超过百亿元。


以园区建设为依托,陶瓷产业全面发力

广州海珠(大埔)工业园区,建设场面热火朝天:起步区第一期土地平整工程约完成工程量的70%,第二期土地平整工程约完成工程量的20%;“一纵两横”道路供电走廊的路基正在施工;首批入园的5家企业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其中欣红陶瓷项目已进场动工建设。


广州海珠(大埔)工业园区作为大埔陶瓷产业的聚集地,随着大项目的纷纷落地,日益壮大起来。1-6月份,园区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16亿元、工业增加值2.42亿元、税收3735万元,分别比增86.84%、115.8%和60.3%。据悉,近年来,大埔陶瓷产业在原中央苏区政策的“刺激”下,正在全面发力:围绕“大工业、大经贸”的工业经济构思,大埔大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起以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高陂镇)为中心,带动辐射光德、桃源、洲瑞三个镇的陶瓷工业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陶瓷销售收入9.52亿元,比增17.06%。预计到2020年,大埔陶瓷产业将达62亿元。



融合优势资源,生态健康产业风生水起

在茶阳镇,茶阳食品工业小区正在规划和征地拆迁中,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酒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不仅如此,在三河、枫朗、百侯、大麻等镇,以蜜柚、茶叶和南药等为重点的健康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着,预计今年产值能够达到27.25亿元。


“大埔蜜柚、茶叶、酒业、矿泉水、小吃和康复养生等产业有品牌、有规模、有市场,为健康产业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支撑。”大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大埔围绕建设“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全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中国客家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具有客家风味特色的健康产业,打造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预计到2020年,全县生态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36亿元。


造景造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目前,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甜竹生态乡村旅游区、百侯名镇旅游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景区、北塘乡村旅游区改造升级正在有序进行中,力争今年底完工。西岩万亩茶园、坪山梯田、张弼士故居旅游区等升级改造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今年,该县突出打好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三张牌,在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同时启动了23项旅游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87.4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1.32亿元,分别比增29.8%和31.6%。


泰安楼


“今年,我们将力争新增1至2个3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并于年内动工建设。”该负责人说,该县将依托旅游重点项目,继续抓好高陂陶瓷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和三河、百侯等7个旅游特色镇建设,加快西河镇车龙村、北塘村等6个镇9个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利用原有乡村风格房屋,引导在A级景区或重要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特色民宿(客栈)。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撰文:罗娟娟、丘佳纳

编辑:大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