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ames Hitehmough:发展中国可持续性城市的植物群落

 伯川居 2016-09-24

4月24日下午,亚洲园林大会暨第六届园冶高峰论坛-------新型城镇化与宜居城市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教五楼成功举办。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的系主任James Hitehmough先生作为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生态草本植物群落专家之一,以《发展中国可持续性城市的植物群落》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James Hitehmough主任在演讲中展示了多个案例,他还表示,中国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但很少被城市利用,所以从现在起应树立起这个想法,这可能会是让中国走向可持续的重要契机。



以下是演讲的主要内容:

  

James Hitehmough:在这里,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系。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成立于1967年,是1996年以来排名最高的景观大学。现在这里有18位专职教员和400名学生,有30-35名博士生。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出版了海量的专业书籍,下图是其中的15本书籍。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系涵盖了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社会科学,文化历史传媒和生态设计。这些学科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一直努力让它们相互之间更加融合。我的专业是社会科学,但我今后将会让生态设计融入社会科学中去,所以我所做的事情就不局限于园林设计。



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孟菲斯的谢尔比绿地,当时我们正在进行野外作业。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可持续城市。我很喜欢可持续城市,因为它让人感觉高兴,舒心。一个只拥有科技和工业设施的城市是没办法成为可持续的城市的,植被是建设可持续城市最重要的元素。

 


这张照片拍摄于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图片,因为图片中有一只很可爱的大熊猫。但是我们要明白,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标语上。



植被在可持续的城市中的作用

  

第一个就是它的功能:冷却空气,雨水管理以及颗粒物的吸收;第二就是支持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能够改善人类的身体和身心的健康。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城市就不是可持续的城市。我的大部分实践工作就是探索如何把这三点集合起来。

 


在过去的30年中,我一直在研究如何把生态园林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植被中去。我们的这本书就介绍了如何将可持续的理念和人类的需求相结合,书中的内容在伦敦的设计中被运用到了。




此外还有另一本关于植物规则和植物形态的书,书中没有图片,只有很多的表格,因此十分枯燥。但是这本书中有一些可以运用到设计中去的生态理念。



团队的研究设计案例

  

当我们在做生态设计时会历经一些有关于可持续性生态的步骤。首先我们需要评估现场的条件,据此选择适合这些条件的植物群落,我们虽然不能控制现场的条件,但却能严格控制我们所选择的植被群落以及它的生活条件,这叫做生态语言,是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理解生态循环设计理念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开始试验,用来发现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我们用了700种种子在田间田野中播种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植被的生长状况。当十年后我开始运用这些植被的时候,我就能够知道这些植被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而不用去猜测,这给了我能力和信心将这些植物运用到未来的实践当中。在我们做试验的田野中生长的植物能够覆盖十公顷的土地,这些植物还能创造出不同的生长体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的季相变化,还要能看到它的生态功能和游览体验。



这张照片上的植被经过解体的变化,最后跌入到水中。要做到这些,必须要理解相关的原理是如何运用的,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另外一个案例是奥林匹克公园里面的一些设计,我们通过了解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完成可持续性设计,让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创造不同的景观。这些植物都是我们通过播种的方式长成的,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多年生的植物能在一年内多次开花,非常易于打理,也很利于我们借用它的颜色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这也是我们应用到的一个场景,雨水可以顺着场地中的碎石流向花园,然后通过植物吸收这些水分。在公园中设计这样的植被群落要求植物生长持久,并且极具观赏性。



中国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的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建设可持续性城市的过程中它们却很少被利用,你会看到很多城市的植物都是一样的,都太普遍了。因此,在每个地方的生态建设中必须知道该地区本身的野生植物资源,这就是我认为的设计的核心。



但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并不能吸引游人,吸引他们的是视觉上的兴奋,所以你就需要在这些自然的植被中选出最吸引人眼球的植被。当你去长白山,你可以发现那里就是一片天然的海绵城市植被,但是为什么我们只能在田间看到它们吸收雨水,在中国的城市中却看不到这样的植被呢?




这张照片中的地方是巴郎山,这里景色非常美,能在这些绿林中发现新的品种并运用到城市中是非常好的事情。



在中国进行的研究

  

我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新的能够用于可持续的中国建设的植物群落资源状况。我的第一步是来到了重庆的开县,在这里我们发现了200多种中国的乡土植物,还有非中国本土的多年草本植物,我们同时也研究了当地的植物群落。在去之前我必须要确保这个地方值得去,能够产出珍贵的野生资源,因为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代价昂贵并且痛苦,但是能够了解到这些植被的样子,又是非常有趣的。




这张照片是在重庆开县,我们在这边做了实验,观察哪些植被可以生长的更好,同时收集一些能够录入的植物。一年后,实验的植物群落有的能长好,有的则失败了,这些植被群落之前都没有在中国的城市设计中被运用过。重庆非常潮湿,因此这些植物可以用在雨水花园里。由此可见,我们能够在实验中学到很多。



我还在开县用植物的种子尝试着重新种植植物群落,这是我们刚刚把地弄好的时候的样子。在播种过程中不需要很多的水分和养分,但是需要做精确的土壤配比。



这是在播种之后四个月的情况。



这是2015年9月份,植物群落在八个月之后长成的样子,可见它非常健壮,并且耐受力很强,开花时间也很长。



我在中国去了很多荒野,因为我知道那里的种子资源丰富,如果你也很喜欢,你可以像我一样跪在地上观察。荒野总是那么美,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我永远都看不够这些植物,看到它们美丽的姿态,我总会忍不住想要触摸它们。你还需要准确的知道那些植物生长的特性,以及它对水分,阳光和热量有多少需求。我在研究中国植被的同时也研究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的植被。



这是我们在南京的一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下面就是这个项目的平面图。



这是我最近研究的中国很多省份的一些植被植物志,大概整理了有两千种植被,我们需要从这两千多种植被中筛选出能够同时满足前面所讲的三种功能的植被。


筛选之后,两百个植被应运而生,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应用这些植被。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田野当中找寻到这些植被,并获得它们的种子,我们有个梦想就是能够把这些种子收藏起来建立一个“种子帝国”。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从中国的有关部门得到能收藏这些种子的资质权利,然后我们的研究才能开始。



这张照片是在沈阳,我们坐大巴来到这里,绕着山转了很多圈,就是为了观察那些植被。




当我们看到现场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都被破坏了,尤其是农业破坏。但是在这片山中还是发现了我们的宝贝——黄芩,它们非常珍贵稀有,你可以在石头当中去寻找,也可以用高科技定位系统来找。最终我们把这些珍贵的黄芩种子送到了沈阳。




在演讲的最后我想说以下几点:

第一,我在这些创造可持续性景观的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全世界,这不是魔法,但确实行之有效。

第二,你需要在设计研究中用不同的沟通技能和方法,想要把科学运用起来,仅仅一种方法是不够的。

第三,尽管我们在对植被群落的研究和设计中会面对很多的挑战,但最终人类和野生物种都会得到回报。

注:本文来源

注:本文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熊思燕/整理若有侵权,请通知芦苇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