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每一个领域,基本上都是巨头林立,比如搜索领域的百度、社交领域的腾讯、电商领域的阿里、外卖领域的美团、出行领域的滴滴、旅游领域的携程等等。巨头们分占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新的创业者面前树立起不可逾越的障碍,行业的新进入者不能直接和巨头进行竞争,不能够直接和巨头抢食,只能在巨头不愿意关注或者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打开一个口子,然后迅速做出产品抢占细分领域市场。通过快速迭代更新和完善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等到巨头们回过神来,开会讨论出方案,已经很难进行压制了。 其实,行业新进入者的这些战略战术就是“微创新”。微,指的是微小的细节;创新,指的是解决一些事物的痛点和盲点;微创新就是从微小的细节切入解决一些事物的痛点和盲点,提升用户体验,注重细分领域的创新。 “微创新 (micro-innovation)”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09年,由Hyysalo在一篇论文中用于描述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使用者创新和日常创新实践现象。该论文指出被研究者们普遍忽视的使用者创新问题,并以微创新的概念对使用者创新及其日常实践予以表述,认为在使用者创新密集的产业中,微创新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内看,“微创新”概念由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他说:“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心里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有时候就会有四两拨千斤,这个单点突破就是微创新”。周鸿祎认为一种商业创新要想成功,可以从用户体验入手,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需求,积小成大,从而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 QQ文件传输速度比MSN快;360给用户电脑打补丁、体检、开机加速;千千静听改变以前播放器没有歌词功能;暴风影音把国外很多解码器打包在一起,让各种常用格式都能播放等等细节上的创新发展都可以称为微创新。一些初创互联网公司如何在行业巨头的流量垄断下生存,除了在巨头没有注意的细分领域上下功夫,否则很难竞争成功,就像早期的微信,刚开始根本不是米聊的对手,后期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并超越米聊,关键就在于注重细节上的技术创新,开发了语音、群聊、公众号等功能,以用户为中心,针对非常微小的用户需求,对用户需求的微小变化进行不断创新的理念,也是践行微创新的具体做法。 我以众筹行业为例,当前我国比较知名的众筹平台有天使汇、京东众筹、人人投和众筹客,这四家平台几乎占据全国众筹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那后来的互联网众筹平台如何生存呢,无论从知名度、流量,还是各方面实力上,恐怕后来者想居上十分困难,就连能不能存活下去都是问题,但就是有这么一些创业者从巨头们没有注意的点进入,进行业态创新,不断存活下来,而且逐步成为强劲对手。 具体怎么做的呢,众所周知,一般的众筹平台具体运作流程就是找到一个项目,然后放在自己平台上让全国投资者去投,只有金融投资属性。而他们专注于于同城实体店铺众筹,让本地的老百姓投资本地的实体项目,项目基本上是吃喝玩乐类店铺,因为能让投资者切身参与进来,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投资者、消费者和品牌推广者三位一体的角色转化,也就达到了筹钱、筹智、筹客源这样一个众筹营销的效果,不仅有投资属性,还有营销属性。另外,为了提升自身平台的竞争力,还会提供一些附加价值,比如同城范围内的线上线下营销宣传,相当于又扮演着广告公司。我曾经接触过这些创业者,在问及到和巨头竞争问题时,他们就说:“那些行业巨头凭借资源优势的确很强大,做全国市场也许很厉害,就像一条龙,但我们致力于细分领域创新,在某一小市场中深耕,提供大平台无法提供的优势,做的是地头蛇,强龙是压不过地头蛇的”。 未来的互联网领域,未来的市场经济,一定向细分领域演进,谁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优胜略汰是基本准则。不要以为巨头们会一手遮天的强势下去,不进行微创新只会被后来者替代,这个时代是属于聪明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