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纸的特色

 冰星满天 2016-09-24

宣纸的特色

发布日期:2011-10-18


    所谓‘宣纸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色彩等。宜纸主要是书画用纸,从用作书画这个角度来探讨它的特色,是通过将它与其它书画用纸作比较后而得出的。不进行同类事物比较,就无所谓特色。那么,宣纸的特色有哪些方面呢?经过有关专家对现存古纸和现代所产各种纸张的综合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纸的使用寿命来说,与其它各种书画纸相比,宣纸最具耐久性。关千纸的耐久性,造纸学界有三种看法,一是指经过长时间,纸张仍能保持其重要的使用性质,特别是它的耐折度和颜色变化极小。二是指维持纸的化学稳定性和长期保持其最初性能的能力。三是指书画纸本身或在泼墨作书画之后,经过长时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强度、韧性和色泽等性质的能力。我们认为,不管纸的耐久性如何定义,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要有良好的抗拒损害的能力。
    过去,民间流传宣纸“纸寿千年’的说法,至今大量的宣传品仍然作这样的介绍,并以此为骄傲。为了获得严格的实验根据与科学结论,寻求宣纸的保存年限以及探讨其机理,刘仁庆与瞿耀良二位专家先后于1983年至1985年采用1983年第一季度安徽径县宣纸厂生产的特种净皮单宣、四尺净皮单宣、四尺绵料单宣和天津造纸七厂、北京造纸一厂、吉林造纸厂于1982年第四季度生产的50克每平米.铜版原纸,60克每平米(轻量)铜版纸、70克每平米1号书写纸和48克每平米新闻纸等7种原纸样‘经恒温恒湿处理后,测定其主要的物理指标作为基准后,拟出了三种温度条件,进行老化试验,并测定纸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耐拆度、撕裂度、白度的对比。实验后他们写出了《宣纸耐久性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于《中国造纸》1986年第6期上。他们的结论是,就宣纸和铜版纸、书写纸、新闻纸相比,‘宣纸的耐久性最好,它的寿命(模拟人工老化时间)可达1050年以上”。他们认为.宣纸耐久性好的主要原因是与纸的pH值有密切关系,。‘宣纸耐久性好的另一个原因是与青植韧皮纤锥本身的优异性能分不开的,它能够耐久而不易损”。因而他们建议‘欲提高纸的耐久性,延长其‘寿命’,应考虑大力研究发展碱性造纸工艺,多生产碱性纸为宜”,并“深人地研究青植树的栽培、生长、砍伐,,这对于宣纸生产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就被试三种宣纸本身而言,耐久性也是有区别的,这些在该文中都有详细论述。
    宣纸具有耐久性,可以找到许多实物证明。保持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成化(1465-1522)时期的画家唐伯虎(1470--1523)的《墨梅图》就是用宣纸制作而成的,距今
已有5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又据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孙新生在其所撰《明万历朝戊戍科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一文里介绍到,赵秉忠(1574--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状元。1983年,在赵秉忠的家乡郑母村,发现了他中状元的殿试卷。据有关专家鉴定,殿试卷的纸张、绞子、文字、图章等都是原物。该殿试卷为19折册页,正文为
工整小楷。试卷首页右上角有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面盖有弥封关防长印。试卷系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金续装裱),若按1598年计算,作为装裱而用的宣纸,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
    另据故宫张淑芬所提供清初之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纵130厘米,横65厘米,由三层纸托裱而成。先将一层纸刻出龙的图案,再用两层宣纸把它夹托起来,迎光看去,夹层中的龙纹便生动的脱颖而出。右下角盖有‘御制淳化轩刻画宣’八字长方朱文印一方。并介绍说此纸不见记载,只有内府制作,民间不见流传,质地均匀、细腻,宜于书写。从此实物来看,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由上可见,宣纸‘纸寿千年即的说法并不夸张。正因为宣纸具有耐久性特点,所以,宣纸现在已成为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的书画用纸张了。
    第二,就书画的墨色妙味来说,与其它各种书画纸相比,
宜纸最具有润墨性。纸的润墨性,是指用水、墨作书画作品时,墨迹扩散的周边要匀称,着墨的渗透力与吸附力要强,墨色要浓淡分明、层次清晰、立体感丰富。在宜纸的多种特性中,尤以润墨性最为突出,这也是中国书画对于宣纸所要求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为了研究宣纸的润扭性,刘仁庆、瞿耀良二位高级工程师又研究了宣纸的吸附性能,纤维形态和内含成份等三方面,对宣纸的润墨性效果及其最佳润墨性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取径县宣纸厂1983年产四尺特净单宣、四尺净皮单宣、四尺绵料单宣三种不同青植皮含盆配比的宣纸,和滤纸(棉浆100%)、卫生纸(棉纸80%、废纸边20%)作为对照材料,将上述纸样预先置于恒温恒湿的标准条件下处理。然后,用同量(0.5毫升)的墨汁(北京一得阁产品)接触纸面,进行润墨效果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当墨接触纸面时,随着笔力轻重,墨量多少和技法的不同,墨汁的渗透程度和扩散作用会变化不一,从下图中可看出其
规律性:
    他们的研究,最后得出宣纸润墨性最佳的原因的结论:
一是青檀韧皮纤维的均整性好,壁薄,柔软适度,尤其是经自然千燥以后,韧皮纤维细胞壁上分布有许多的与纤维长轴平行的皱纹,故是制造宣纸的理想原料,也是润墨性好的贡要条件。二是宣纸润墨性取决于青檀韧皮纤维细胞壁上皱纹间积留有碳酸钙(CaCO刃。三是宣纸润墨效果主要表现在纸面吸墨后扩散的纵横向差、吸墨深浅度和浓淡分明的层次性。特净宣纸的润墨性最好,主要是含有的青檀皮原料较多。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宣纸中的檀皮浆越多,其润墨性就最佳。
    第三,就纸的吸附性来说,与各其它各种书画纸相比,宣纸最不易变形。我们知道,任何纸张从生产出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变形,或纸张一着墨后就出现起毛、起拱、发翘等现象。而宣纸则不是这样,纸面受墨水后,其变形性极其稳定,其起毛、起拱、发翘等现象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青檀皮纤维的规整度高,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孔隙均匀,填料分布恰当,含杂质少,从而使宣纸的干湿收缩串很小。具体说来,这是因为
    首先,青檀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空隙较多,这样,纤维间的结合力就小,因此纸张就不易变形,这是宣纸不易变形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宣纸中半纤维素含量较小,所以不易变形。半纤维素是纤维中最易湿胀的部分,半纤维素含量越少,则变形越小。制宣纸过程中要掺和稻草,而稻草中含半纤维素较多,问题的解决在于在制作宣纸过程中对稻草采用水浸、灰腌等生产过程,把半纤维素减少到了最低的程度。这是宣纸不易变形的又一重要原因。
    再次,在宣纸生产中使用植物胶料和填料,使这些胶料和填料在纤维和纤维之间起了分隔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宣纸着墨后收缩时纤维结合力的变化,这又是宣纸不易变形的一个原因。
    此外,宣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贮存时间越长越不易变形。书画家们一般都喜欢用储存多年的宣纸,其个中原委是随着天气的干湿变化,纸张千收缩变形逐步减少,以至于变形越欲乎其微。所以,保持时间越长的宜纸,就越受到书画家们的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