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城

 - 唯美似夏花丶 2016-09-24

春去秋来,从一个孩子成长到现在,但对故乡的情怀却愈久弥深,熟悉这座城市,倾听她跳动的节拍,留下她迷人的一刻。青岛素有东方瑞士之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称谓已经流传百年了。还有著名的崂山,以及崂山里的道士。故事有很多,以下只是近一年来用镜头凝固的瞬间。地平线承载着悠悠海水,阻断了那一道道望眼欲穿的目光,此篇也是应身在异乡的朋友之托,唯希望在无人的静夜,梦中再驶进故乡那熟悉的港湾。让我们沿着海边一路走下去,来体会这座城市的韵味吧??

这时东方水天极处,染上一片橙红色,一会染成桔红色,一会又暗下去,暗成浅灰色。就在这片浅灰色里,慢慢烘出一个半圆形的浅红色光晕,光晕下面慢慢的冒出半边鲜红鲜红的太阳,越冒越高,转眼跳出水面,于是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远眺霞光里的沙子口

喜欢它安静的样子,咆哮的样子,忘眼过去那阔大无比的大海,雄浑而苍茫,把城市的狭窄、拥挤、嘈杂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崂山湾

在这里坐下静静的听涛可以忘却烦恼。

一个像极了老人的“岛礁”??

海岸线上的高尔夫球场在落日余晖下更显妖娆

台风来临前在沙滩避险的渔船,每次天气预报都嚷嚷某某台风要登陆,可都事与愿违,台风拐着弯的跑了,只给岛城留下诡异的天空,崂山真乃福地!

崂山里有许多寺庙, 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是它们在保佑着青岛一次次的同灾害擦肩而过。

崂山植物园山上的佛光寺

雨后的彩虹??

这样的天空是不是太气人??

石老人海水浴场

为08北京奥运兴建的帆船比赛场地“奥帆中心”,如今已成为游客们必去的地方。在这里看东部的青岛已经具备了国际都市的样子??

奥帆中心尽头的情人坝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洒在建筑物上,与海与天形成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

这可不是曼哈顿,这里是青岛。

周末的海边会有许多家长带着小孩在礁石上、石缝中留下一生的念想。

偷拍一对新人??

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如同洒满的碎银一般。

台风的一点小尾巴扫过青岛,掀起的巨浪都十分壮观,更不用说假如正面登陆会是什么疯狂景象。

城市让很多人为它奔波着,也让很多人流连失所。生活在里面的人想用自己的双手让自己活得舒心自在些,而生活在外面的人则想拥有城市人的日子,所以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只愿有朝融入城里的人流里,成为一个小圈点。我不知道要做哪一种,因为这些对我很遥远。

位于老城区的德国殖民时期的“总督府”

当年德国人建造的天主教堂

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上免不了的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的视觉对撞。

老城里的许多石级路,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几经变迁,正在慢慢失去。

老城像极了欧洲的小镇

利剑般刺入大海的“栈桥”

德国当年建造的现如今的气象站

照片左侧是原先的市政府,九十年代初政府就以东迁,现在是市人大所在地。

说起老城区不得不说的是个别建造的突兀不协调的高层建筑,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审批通过的!

两种文明的对抗

最喜欢聆听清脆的蝉鸣以及斑驳的树影,和慵懒悠闲的午后时光。

晚间的岛城有一种文化叫“酒吧”,不光有新鲜的青岛啤酒,世界各地的啤酒、威士忌这里都有。偶尔也会在幽暗的角落,迎面飘来的异域风情的爵士乐,默默玩弄着手中的酒杯,欣赏晶莹的似有微光的液体。但也会有一些年轻疯狂的男人,即使是坐在角落也充斥着酒杯的碰撞及失控的嚎笑。

继续向西,老城区残存不多的大杂院,当初的嘈杂喧嚣已不复存在。我其实说不太明白,大江南北,走过那么多或精致秀丽或壮伟粗旷的风景,为何唯独这里,总让我心心念念着。

空风之中飘荡的烟云,与它作伴,像为艳丽间的景象多添了一番欢乐。一路走着,回归自由。

一年又一年,时光飞逝,往事如烟如歌,也只能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又如一条无声的河流,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真实的记录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