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一节课——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

 women1413 2016-09-24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课程正式开讲,今天讲解第一节课:

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

一、实施时间

新平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替代11G101-1、11G101-2、11G101-3)



二、变化及影响

16G101-1不适用于非抗震现浇混凝土墙、梁、板等主体结构的设计;锚固搭接长度及做了局部的调整;抗震等级、钢筋种类、保护层等方面影响不大。新增连梁(LLK)、楼层框架扁梁(KBL)、托柱转换梁等墙梁、梁、柱类型。



三、图集主要设计依据

本次图集的修编按 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处理的反馈意见,对原有图集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践工程应用需要又新增了框架扁梁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11G101-3




五、柱

1.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2)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3)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2.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3.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4.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5.修改:梁上柱LZ纵筋构造:伸至梁底且≥20d,弯折12d改为15d;


6.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六、墙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新增LLK侧面纵筋“N”打头时的支座锚固要求;

3.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要求;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转角墙(三)搭接;

6.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7.新增剪力墙端柱端部墙(二)节点;

8.新增剪力墙约束边缘翼墙(二)节点;

9.新增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转角墙等节点;

10.修改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部分节点露出长度≥0;

11.修改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箍筋配置;

12.新增剪力墙连梁LLK纵向钢筋、箍筋加密区构造;

13.修改>300≤800剪力墙洞口补墙筋构造节点



七、梁

1.新增楼层框架扁梁,代号KBL;

2.新增框架扁梁中柱节点(一)(二)、扁梁箍筋构造;

3.新增托柱转换梁,代号TZL;

4.新增框支梁、转换柱配筋构造;

5.新增托柱转换梁托住位置箍筋加密构造;

6.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7.新增非框架梁端支座下部纵筋弯锚构造做法;

8.取消非框架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连续通过的构造;

9.修改竖向折梁钢筋构造(一)弯折由10d改为20d;

10.新增上柱小于下柱截面尺寸时,梁上下部钢筋锚固长度起算位置;

11.新增KL、WKL中间支座节点0.5HC+5d要求;

12.新增井字梁JZg配筋构造;



八、板

1.新增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节点;

2.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

3.新增局部升降板构造下部纵筋≥h,且≥150;

4.新增板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节点(一)(二)



九、锚固搭接

1.取消利用基本锚固修正系数计算la、lae的计算过程;

2.新增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Ll、LlE查询表和注释;



下节课讲解总则和一般构造


附录:广联达16G新平法知识体系课程表



学习途径:

1.16G学习专区:广联达算量软件—用户中心(9月底上线)


2.知识连载:广联达造价圈、广联达服务等微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