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比较位居前列的两家店,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从销售成本率(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来看,日本星巴克当地法人在2015年3月日本退市、成为星巴克全资子公司之前,销售成本率大致维持在26%至27%的水准,Doutor近三年则是40%左右,这是因为Doutor的商品中,包括三明治在内的各类食品占据很大比例,它会比咖啡利润空间更低。 “概念旗舰店”是他们此前一直持续经营的店铺种类。区别于占据总数95%的普通店铺,星巴克的内部设计师会结合地域特征,将店铺设计成带有星巴克核心元素与新概念结合的风格。 星巴克拿手的跨界合作也在此继续发挥作用。这家公司选用了在男性顾客中颇有人气、包括曾多次得奖的KAGUA精酿啤酒在内的三种啤酒,饮料单也能像更多传统日本餐厅那样,选择来自不同特色地域的人气单品。它还和玻璃制造商松德硝子开发出类似以往膳魔师保温杯系列的新合作单品,连杯垫也和设计师合作、定期更新。 ![]() 店铺氛围与商品也逐渐引起更多女性消费者的注意,丸之内店铺本来以三四十岁的男性顾客居多,最近三四十岁的女性顾客已经增加了接近20%。日本星巴克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这个Starbucks Evenings新业态。 ![]() 2016年5月在东京赤坂重新开业的这家店铺,是星巴克全日本4家Experience bar之一。在这类店铺中,星巴克会选用一种他们称为“Starbucks Reserve”的咖啡豆,这些咖啡豆并不拘泥于某个特别单品,而是从全球甄选出口味相对独特、较为稀少的咖啡豆种类。也正因如此,Experience bar的店标由一个星号与一个大写字母R构成。 ![]() Experience bar可提供包括名为Clover的星巴克专用咖啡机冲泡、虹吸壶冲泡、法压壶冲泡、手冲咖啡这四种咖啡冲泡方式——但只有赤坂店目前提供完整四种。与传统星巴克不同,顾客从选豆开始,然后选择冲泡方式。这些做法原先只在咖啡爱好者之间流行,但星巴克想让这类服务拓展至更多普通消费者。 ![]() 位于东京自由之丘的奥沢2丁目店于2015年11月开业,正好处于电车车站与住宅区的中间段。“星巴克登陆日本是在20年前,当时二三十岁的人如今已经四五十岁,Neighborhood店想离他们住的地方更近,也不那么混杂,”市场沟通本部市场创新部业态开发组经历中元雅也说,“虽然比标准店价格更高,但能给人们提供更加宽松的空间。” ![]() Neighborhood and Coffee柜台也比标准店更低——星巴克高柜台本来是为了让顾客尽量从座位上看不到柜台而设,这种鼓励更多对话的社区店确实不需要这个柜台门槛。店员也不再穿星巴克的系脖围裙,他们的围裙只到腰部,理由是“与顾客看上去穿得差不多,彼此更容易搭上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