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的第一站就是拉卜楞寺,傍晚时分我们到达目的地,先是安排好营地,然后动手做饭。 大家伙分头行动,各干其事,掌勺的掌勺,切菜的切菜,不大一会功夫四菜一汤就做好了,当然也没忘了喝二两,为的是睡个安稳觉明天一早拍日出。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拉卜楞寺 整个建筑布局周密,造型宏丽,富丽堂皇,风格独具。寿禧寺是全寺最高建筑。闻思院为全寺之中枢,分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松赞干布像。正殿内悬有乾隆皇帝御赐匾额。大经堂中有大庭院,可供4000人同时诵经。可见其气势的辉煌与鼎盛!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们就背着沉重的器材赶到了拉卜楞寺对面的一个小山坡上,先是拍了几张日出全景,而后就匆忙下山随着熙攘的人群穿过前院直奔大殿。 殿内溢满清幽的檀香,青烟缭绕,酥油灯忽明忽暗,袅袅的诵经声让人神情凝重,唯恐惊动了上方高坐的神灵。偶有敲磬的声音传入耳畔,却显得格外的凄清和空灵仿佛已经置身世外一般。一拨一拨的游客在僧人的引导下进进出出,一个又一个的佛堂参观膜拜。他们之中一半是观光的,一半是求神问卜的自然是以不同的心情而来又以不同的心情而去。 我在这雄伟的宝殿外伫立许久,以无比的虔诚感受着这藏传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红尘以外的圣洁! 走出寺外已是黄昏,我用留恋的目光再一次审视这片古老的建筑。啊,一个幽静神圣的地方,一个让目光和灵魂都难以飘忽走神的地方,在梵天净土下祈愿,在白塔寺下仰望苍穹一下子感受到了她的神圣和厚重!让我不禁发出如此的感慨:甘南之行,就是一次朝圣,甘南之行,就是一次灵魂的洗涤与穿越! 甘南的早晨是安静的,没有嘈杂的人群和汽车的轰鸣声,空气如过滤般清新。我们一行早早起床驱车在蜿蜒曲折的草原小路上前行。路旁,一位看上去三十多岁模样的妙龄少妇笔直地坐在马背上,美丽的像一尊雕塑,尽管整个头部包裹的是那样严实,但我还是透过她稀疏的面纱分明看到了她友善的微笑。 语言的匮乏让我在这美丽的草原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体会,我搜肠刮肚找不出任何一组确切的词汇来抒发她美丽的风采!我唯一只想说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好幸福啊! 这里的民族有蒙古族,藏族,回族等。虽然地区差异极大,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也略有不同,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马背上长大,游牧为生,因此也有人称他们为马背上的民族。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似乎成了毫无目的地游魂,左一榔头西一榔头的跑,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又仿佛预感到有什么奇迹发生。在一片空旷拐弯处,我们停下了车。前方是一片片牧场,四周以铁丝网绑着栅栏为界,我们径直朝炊烟袅袅的地方走去。铁丝网的入口处连着一个小水沟,水沟的那边住着一户人家,一只正在酣睡的黑藏獒看到我们这帮不速之客后不停的吠叫,链子挣的哗啦哗啦响,好在主人拴的牢,这才放心大胆的往前走。 当晚,我们把营地驻扎在了年保玉则山脚下的一处草坪上。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看好还有一帮喇嘛与我们为伴,这多少免除了一些人的惧怕心理。 清晨一觉醒来,已是六点多钟,虽然只是这个时辰,阳光就已非常刺眼。天,湛蓝湛蓝;云,雪白雪白,大片的云朵在山顶飘浮着和天空连成一体。似乎踮起脚尖伸手就可以摘下一朵来。透过云层 能清晰的看见山上的皑皑白雪,云和雪相映相衬让人一时难以分辨哪片是云,哪片是雪。 我们的营地离湖边不远,走向湖边一路上还有好多其它的帐篷和左右两排简易的板房小店。离湖老远就能看到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花海,黄色的花儿一直漫延到湖边,像铺了一大块五颜六色的天然地毯。穿过花海走到仙女湖边,顿时有一种和美丽传说近距离对话的感觉。微风徐徐,伴随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像美丽女神在我的耳旁窃窃私语,蓝天和白云印衬在蓝色的湖水中缓缓飘动。那一刻,什么宠?什么辱?什么贫?什么贱?一切都仿佛过眼云烟。 我沿着栈道向湖的方向走去,离湖不远的地方,我看到一束五颜六色的经幡,经幡在微风中不停的舞动,像是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此时已近傍晚,夕阳透过山峰间的空隙照耀在经幡上,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和谐。 说真的我知道经幡的寓意也还是不久,开始以为它只是一种装饰或者是用来领引牛羊归途的标志。一位藏民告诉我说这不是普通的布和旗子,它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 等,不是装饰品,而是祈求福运,消灾灭殃的。”我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小小的布条上是寄托着藏民们美好的愿望啊!我肃然起敬! 草原上的光影像女神飘忽不定的身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刚才我还在为眼前美景赞叹,就在我支三脚架的功夫,抬头再看,画面的下方已一片漆黑。我没敢再迟疑,赶忙摁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幅美景,还好,明暗的对比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 车轮又一次启动了,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会莫名地平添几分不舍。车在山与山之间盘旋着,四周皆是紧密相连的山,也不知道到底转了多少个弯,似乎永远也走不出山的怀抱一样。此时已接近傍晚,山上的牛羊已开始陆续下山,山顶是大片大片的云朵和无垠的蓝天。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那歌曲唱的不就是这里的情景吗?车内不时有人被眼前的景色”唏嘘”着。我半躺在房车的最顶部,手握相机,目视远方,风从半开的玻璃窗缝隙里灌进来,“呼呼”作响,伴随着刺骨的寒意。我赶紧关上了窗户,隔着玻璃随手拍下了这幅美景。 草原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莫过于男人那刚毅的脸庞和强壮的身板;女人似乎也没那么娇气,好像她们生下来就注定是喂牛挤奶,无怨无悔,乐而不疲。她们梳着长辫佩戴佛珠,小孩的着装基本上有点汉化了。 看到我们的房车,他们蜂拥而至。同行的小檀忙从车上拿来糖果分给小孩吃,想借此和他们交流一番。可他们怎么也不肯开口只是咧嘴笑笑抓走糖果就跑,也不言谢,父母也只是报以亲切的笑容,反显得我们有点突兀,仿佛一下子置身于“世外桃源”惊扰了他们。后来我们才知,原来他们几乎都不懂汉语,当然也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了,只有其中一个小女孩据说上过几天学勉强能和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交流。 本来说好的当天就在他们这里过夜,大家伙商议,由我们出资买他们一只羊,然后大家在一起欢聚一番。说到“欢聚”他们欣然应允,可说到“共餐”,他们不无歉意地地摇了摇头。我们开始不解,原以为他们是不好意思吃我们掏钱买的东西。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凑巧,那天正好赶上他们的一个什么忌日,据他们讲,一年之中也就那么一天或者两天,他们是不能吃牛羊的。看来是上苍不愿成美,于是我们也只好作罢,临时决定去别处驻扎。车驶出好远,我回头看看,他们自然地排成一行,依依不舍地向我们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眼睛忽然有点湿润,不禁又一次被这个勤劳民族的憨厚善良,热情好客所打动!我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祝福!!! 我们的房车一路颠簸,扬起一道红尘,以公路为界,两边皆是草原。随处可见一群群白色的羊群和黑色长毛的“高原之舟”---牦牛。右边的草原中间有一条河,滚滚的河水顺地势流过泛起一朵朵浪花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 河的两边有三三两两的羊或跪,或卧,或窃窃私语,以各种姿势围绕在河的周围。这就是甘南明珠---曼扎唐湿地!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将要认识勤劳善良朴实憨厚的藏民花扎佳一家。 甘南之行已过去一段时间了,可草原上奔腾的马群,牛羊,还有微风中舞动的经幡毡房,以及镌刻在我脑海里的藏民歌声,时不时在我的耳边萦绕。这个马背民族豪放、坦荡,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一次次在这样的梦境里穿行!迷恋!那草原上奔腾不息的河流;那旷古悠远的回声,那藏民憨厚朴实的微笑;以及房车驶过扬起的粉尘,点点滴滴,都已融入到了我的心灵深处,以致蔓延到了我往后的每一个美好梦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