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话学习——重音表达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6-09-24
重音的位置分成十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

一 并列性重音

并列性重音是指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某些词或短语。我们要通过有声语言显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光是运用并列性停连,而且也要在那些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短语上确定重音,这就是并列性重音。

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服装进行修饰。”

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二 对比性重音
在创作中,常常把一些对立的事物放创作依据中。通过比较、对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样的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对照式”结构,在这种对照式结构明显的句子中,我们找出对比性重音。

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走军事基地。”

例 ②:“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

三 呼应性重音
停连中有呼应性停连,有一呼一应,一呼几应等类型。呼应性重音也是揭示上下文呼...关系的一种有力方法。

1 问答式呼应性重音。

例:“他还有一个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

2 领起综合式呼应性重音。

例:“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

四 递进性重音

创作依据中所描写的对象、所说的道理,往往不是凝固不动的,而要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一步步地深入。这种递进结构的创作依据,我们用的是递进式重音。

1 联珠性重音。

例:“决心上阵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短兵相接,短兵相接不利则自尽以殉国。”

2 连续性重音。

例:“您坐过乌篷船吗?……窄窄的船身,低低的船篷,船篷是用竹片夹着箬壳编成的。篷上用烟囱灰和着桐油漆成黑色,绍兴人把黑色叫成乌,它就叫乌篷船。”
五 转折性重音

递进性重音是揭示同一方向进展的内容。而转折性重音正和它相反,它是通过对相反方向的内容变化的揭示表示现说话者意图的。

例:“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哨位完好无损,战友安然无恙,公培波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倒,昏了过去。”

六 肯定性重音

稿件中在表达对事物的肯定态度时,一般都用肯定性词语:“是、不是、无、有、没有”等等。有声语言不能单纯地看这些肯定性词语,而是要看整句话的意图是什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种是要肯定“是”还是“不是”。

例①:“不要开枪,大伯,是我。”

例②:“可要给我送礼,好事就变成了坏事。羊肉我不能收。”

七 强调性重音
即把句子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以突出某种感情。

例①:“老遛为了护林,硬是把烟瘾往肚里憋,一直憋了十年。”

例②:“不该得的钱,一分钱也不要。”

八 比喻性重音

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使语言顿生情趣,令受众难以忘怀。有声语言表达中把那些比喻性词语作为重音,就叫比喻性重音。

例:“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

九 拟声性重音

所谓拟声性重音也就是句子中的象声词类。拟声性重音也和比喻性重音一样,也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象声词都可以做重音,而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重要。

例①:“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

例②:“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

十 反义性重音

在创作中,为了揭露事物的本质,有会时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把要否定的事物的不合理性表达得更充分,将创作者的愤怒和憎恨之情表达得更强烈;把要肯定、赞美的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鲜明,从而渲染作者喜爱、欢乐的感情。我们在表达这样的语句时就需要抓住反义性重音,把赞成或反对的态度表达出来。

例:“你们把困难全都要走了,一点都不给我们剩,可真够‘自私的’。”

第四节 重音的表达方法

一 高低强弱法

要“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或“低后渐高,弱中渐强”。

例:“他把从五营带回来的一把蒜苗高高举了起来:‘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仅仅是蒜苗吗?不!它使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咱们炮兵旅的旅魂!于锡财称得上我们的旅宝。’从此,于锡财便获得了‘旅宝’的美名。”

二 快慢停连法

例:“‘瞪’表现了二虎子对日本鬼子的恨。鬼子呢?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光往男的一边溜,想看出谁是干部来。‘溜’是斜着眼睛看,写出了鬼子贼头贼脑的样子。”

第五节 语句重音的主次把握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一个创作依据或一个节目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中,都有重音和非重音各自的主次层次;另一方面,就某个重音看,又有它具体的分寸。

例:“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7)实践环节:

1训练材料。

①“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买。”
②“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

③“猎人追上来找不到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说:‘我没有看见狼。这儿岔道多,它也许从岔道逃走了。”

④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了下的竹根。”

⑤“孔雀很美,可是很骄傲。”

⑥“她守护的那群骆驼,一头也没有丢失。”

⑦“这头牛个大,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

⑧“几只野鸭子扑楞楞飞了起来。”

⑨“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⑩“他们说中国是个贫油国家。”
重音的位置分成十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反义性重音。

一 并列性重音

并列性重音是指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某些词或短语。我们要通过有声语言显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光是运用并列性停连,而且也要在那些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或短语上确定重音,这就是并列性重音。

例①:“利用纽扣、花边、花结对服装进行修饰。”

例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二 对比性重音
在创作中,常常把一些对立的事物放创作依据中。通过比较、对照,使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样的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对照式”结构,在这种对照式结构明显的句子中,我们找出对比性重音。

例①:“目前组成希腊联合政府的三大政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新民主党赞成保留美在希腊的军事基地,泛希社运主张进行谈判,左翼与进步联盟则要求美国撤走军事基地。”

例 ②:“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

三 呼应性重音
停连中有呼应性停连,有一呼一应,一呼几应等类型。呼应性重音也是揭示上下文呼应关系的一种有力方法。

1 问答式呼应性重音。

例:“他还有一个美名,叫什么呢,叫‘老抱子’。”

2 领起综合式呼应性重音。

例:“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熠熠生辉。”

四 递进性重音

创作依据中所描写的对象、所说的道理,往往不是凝固不动的,而要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一步步地深入。这种递进结构的创作依据,我们用的是递进式重音。

1 联珠性重音。

例:“决心上阵不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不利则短兵相接,短兵相接不利则自尽以殉国。”

2 连续性重音。

例:“您坐过乌篷船吗?……窄窄的船身,低低的船篷,船篷是用竹片夹着箬壳编成的。篷上用烟囱灰和着桐油漆成黑色,绍兴人把黑色叫成乌,它就叫乌篷船。”
五 转折性重音

递进性重音是揭示同一方向进展的内容。而转折性重音正和它相反,它是通过对相反方向的内容变化的揭示表示现说话者意图的。

例:“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哨位完好无损,战友安然无恙,公培波却被强大的气浪冲倒,昏了过去。”

六 肯定性重音

稿件中在表达对事物的肯定态度时,一般都用肯定性词语:“是、不是、无、有、没有”等等。有声语言不能单纯地看这些肯定性词语,而是要看整句话的意图是什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肯定“是什么”,一种是要肯定“是”还是“不是”。

例①:“不要开枪,大伯,是我。”

例②:“可要给我送礼,好事就变成了坏事。羊肉我不能收。”

七 强调性重音
即把句子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词组加以强调,以突出某种感情。

例①:“老遛为了护林,硬是把烟瘾往肚里憋,一直憋了十年。”

例②:“不该得的钱,一分钱也不要。”

八 比喻性重音

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使语言顿生情趣,令受众难以忘怀。有声语言表达中把那些比喻性词语作为重音,就叫比喻性重音。

例:“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418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

九 拟声性重音

所谓拟声性重音也就是句子中的象声词类。拟声性重音也和比喻性重音一样,也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象声词都可以做重音,而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重要。

例①:“轰的一声,敌人坐上了‘土飞机’。”

例②:“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

十 反义性重音

在创作中,为了揭露事物的本质,有会时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把要否定的事物的不合理性表达得更充分,将创作者的愤怒和憎恨之情表达得更强烈;把要肯定、赞美的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鲜明,从而渲染作者喜爱、欢乐的感情。我们在表达这样的语句时就需要抓住反义性重音,把赞成或反对的态度表达出来。

例:“你们把困难全都要走了,一点都不给我们剩,可真够‘自私的’。”

第四节 重音的表达方法

一 高低强弱法

要“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或“低后渐高,弱中渐强”。

例:“他把从五营带回来的一把蒜苗高高举了起来:‘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仅仅是蒜苗吗?不!它使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咱们炮兵旅的旅魂!于锡财称得上我们的旅宝。’从此,于锡财便获得了‘旅宝’的美名。”

二 快慢停连法

例:“‘瞪’表现了二虎子对日本鬼子的恨。鬼子呢?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光往男的一边溜,想看出谁是干部来。‘溜’是斜着眼睛看,写出了鬼子贼头贼脑的样子。”

第五节 语句重音的主次把握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一个创作依据或一个节目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中,都有重音和非重音各自的主次层次;另一方面,就某个重音看,又有它具体的分寸。

例:“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7)实践环节:

1训练材料。

①“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买。”
②“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

③“猎人追上来找不到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说:‘我没有看见狼。这儿岔道多,它也许从岔道逃走了。”

④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了下的竹根。”

⑤“孔雀很美,可是很骄傲。”

⑥“她守护的那群骆驼,一头也没有丢失。”

⑦“这头牛个大,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

⑧“几只野鸭子扑楞楞飞了起来。”

⑨“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⑩“他们说中国是个贫油国家。”
显示全文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