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江苏常州城内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总要经过一处地方,这就是位于娑罗巷与化龙巷之间的十子街,以取子孙满堂吉兆。 十子街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名人邹浩的家世。邹浩,字志宪,号道乡,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宋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人称道乡先生。其祖邹霖(宋天禧三年进士),由浙江钱塘迁居常州。邹霖之父邹元庆生育10子,其中3人中进士,邹霖是第十个儿子,他迁居常州后,子孙遍及城乡,一门科第不绝。邹家后裔为纪念其迁常始祖邹霖,故名其所居之地为十子街。数百年相传沿用至今。 斗巷,原名沟巷,南起关河西路,北至万福路,全长约600米,原为一小巷,现今已形成常州有名的斗巷弄市场。 据传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木客屠明安定居常州开设屠源丰木行于此,是常州最早的木行,并领有'部帖'(相当于现今营业执照)。因其为独家经营,又负责为清廷采办木材,靠官托势、排外垄断。数十年来代买卖,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自称'日进斗金'。由此,沟巷之名改成斗巷,沿用至今。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予以删除!
以地名文化为根基,创新地名文化传播方式,普及地名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地名文化建设,打造地名文化品牌。
微信ID:dimi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