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熬夜等于慢性自杀,16个年轻生命轰然倒下拉响熬夜警报!

 zuoweida 2016-09-25
近年来,熬夜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少人因为熬夜险些丧命。自26岁的程序员因长期熬夜突发心梗丧命后,深圳急救中心再接到16单猝死病例,熬夜伤身掀起了轩然大波。

 

1、   晚睡伤身
据《每日邮报》报道,46岁的Sarah Chalmers参加了英国伦敦一个睡眠学校的实验,分别连续五天只睡6个小时与睡满8个小时,下图是她面容的变化。睡得少老十岁真不是危言耸听!
2、苹果全球副总裁因熬夜患癌 
李开复是怎么患上癌症的?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
李开复说:想和我一样得癌.症?拼命熬夜就行!



3、熬夜=透支生命
【晚上11点不睡是不要脸,晚上12点不睡是不要命!】
一位是时间已经永远停留在32岁的复旦大学海归博士后、乳.腺.癌患者于娟;
另一位,则是从淋.巴.癌手下死里逃生的前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
患癌后,他们都悔悟了这个道理!

'我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觉!'——于娟

'患.癌后我改了睡眠习惯' ——李开复
4、你熬的不是夜,是命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很无奈,工作太多,不得已要熬夜、要加班。但是如果你累倒,最多只要一个星期,就会有人接替你的工作。但你的家人呢?又有谁能替代你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现代医学认为,晚上23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这段时间,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很多人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总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远。

熬夜等于透支生命,它比癌.症更可怕!



    长期熬夜,这些体内的生物钟会因为这样方式完全颠倒,错过了人体的最佳排毒时间,长此以往下去会引起健康问题。


1、免疫力功能失调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睡眠科陈宇洁教授表示:“黑眼圈、精神疲倦都只是熬夜引发的表面症状。其实,长期熬夜更可怕的危害是身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表现在肾脏上就会产生肾炎,表现在皮肤上则是红斑狼疮,表现在关节上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身体的免疫能力还会降低,使人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2、 糖尿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石凤英: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这是因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在遇到适当的环境时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3、女性乳腺癌


还有些研究证据显示,长期熬夜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更大的患病风险来自于那些长期早早起床的人们。如果长期在凌晨4点以前起床,虽然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尤其是女性警惕乳腺癌的袭击。

但是当涉及到人体的新陈代谢问题,比如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等方面的问题。影响这些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如果人们长期上夜班,但可以像白天工作一样经常锻炼,健康饮食和不吸烟,有证据表示患这些代谢类疾病的风险的确会大大降低。



4、失眠抑郁


熬夜伤身也伤神,许多年轻人晚上不睡,白天发困,出现神经衰弱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5、高血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丁建东: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6、伤眼


熬夜对眼睛的伤害可不只是出现“熊猫眼”那么简单。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此外,眼肌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视力下降。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熬夜,酵素亮红灯


对于那些经常熬夜的人来说,长时间熬夜加班,会导致身体内各项功能絮乱,从而导致体内酶的缺乏,造成人体功能的絮乱,因为在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中,从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是吸收与代谢的最好时段。而夜间是酵素产生的最佳时间,酵素的生产是为了准备次日身体中的消化与代谢,而这些就必须要在夜晚时间带才能生产必要的酵素。夜晚不睡觉,则是对生命活动而生产相当重要的代谢与生产酵素的两大作业都将会停滞。




睡出美丽,酵“健康”


熬夜人群,需要大量摄入酵素,以补充人体大量流失的酵素来补充体力,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垃圾排导,分解老死细胞,提升抵抗能力。在摄取酵素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的同时,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保证夜间睡眠质量达八小时以上,在代谢和生产酵素的时间段取得睡眠才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广告



健康资讯随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