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油思享汇

 昵称36826392 2016-09-25


图片来自中国海油图片网。
蓝海探营
如果有幸乘坐直升机前往海上平台,你很可能会看到,在蔚蓝的大海中央,有一团火焰在跳跃。那团火来自海上平台那支长长的“燃烧臂”。为什么海上平台会有这样一个“火炬”?这“火炬”又为什么会喷火呢?海精灵进行了小范围地随机调查,答案让人脑洞大开:


这是海上另外一种灯塔吧。

平台上的人也要吃饭,做饭就得打火。



因为每个海上平台都有一个奥运梦!

事实究竟如何?海精灵请教过专业人士后为你道出玄机。

在解释海上平台为什么有“火炬”之前,我们要先区分两种不同的平台。一种是用来开发海上油气的的生产平台,比如荔湾3-1平台;另一种是在海上打井的钻井平台,比如赫赫有名的“海洋石油981”。这两种平台装载“火炬”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

1
生产平台的持续性燃烧

讲清生产平台喷火的原因,得先说明“火”是从哪里喷出来的。


上图喷火的地方,就是行话里说的“火炬”。李佑坤 摄

从外表来看,图中“火炬”的造型有点像烟囱,不过因为它只喷火,不冒烟,所以被形象地称为“火炬”,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安全火炬”。

在开采油气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伴生气体,对于采出的原油来说,这些气体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杂质”,但如果这些气体“积攒”下来而不及时放空,就会成为海上平台的安全隐患。

目前,平台上有两种气体放空的方式,一种为冷放空,另一种是明火放空。冷放空的多为氮气、水蒸气等非危险气体;而需要明火放空的则是一些易燃和易爆的危险气体。“火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些危险气体经过燃烧后“灰飞烟灭”,从而保障平台和生产作业的安全。

平时,生产系统内的伴生气体作为“火炬”的燃料,用来维持火炬臂的“长明”状态,以备有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放空点燃。比如,当出现生产设施关停检修、可燃气体激增等情况时,就会有大量伴生气体需要通过生产应急放空系统排放出来。此时,为了保证海上设施的安全,伴生气便会被集中至“火炬”处燃烧放空,这就是火炬喷出熊熊烈焰的原因。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哦。

2
钻井平台上的间歇式喷火

上钻井平台也有“火炬”,但是不同于生产平台的持续性喷火,钻井平台只有在进行地层测试作业时,才会出现喷火的现象。下图就是“海洋石油981”进行陵水17-2-1井测试时的喷火瞬间。

潘成志 摄

看,两种平台上“火炬”的位置都不一样。对于钻井平台来说,喷火的时间长短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作业需要设定。喷火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掌握油气层的产能和采油指数等数据,为后续的油气田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看来这“火”还有“指示牌”的作用呢!)

3
火中取“利”

这样让“火炬”白白喷火是不是有点可惜?毕竟燃烧也是一种生产力呀!事实上,习惯于精打细算的海油人早就发现了蕴藏在这 “火光”中的环保与经济效益。海精灵给大家试举三例。

生产平台
2014年5月,渤海垦利3-2油田的中心处理平台设置了一套油田低压气回收装置,每年回收伴生气的总量约为25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31吨。

通过推行“火炬”尾气回收项目,南海西部的文昌13-1/2油田目前已实现每天回收液化石油气90立方米、轻油30立方米。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曹妃甸FPSO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在FPSO上安装天然气透平机,有效利用天然气资源,减少主机原油消耗,每年可节约9449吨原油,折合13499吨标准煤,每年还可以减少排放温室气体28539吨。

陆上终端
锦州25-1S高压凝析油回收流程改造,通过增加凝析油回收装置,将天然气中除甲烷外的一些烃类予以分离,输送至天然气陆地终端回收利用,每年可回收凝析油4380吨,折合6257吨标准煤。
中国海油的海上平台员工正在观察“火炬”。李佑坤 摄

这些做法可以变废为宝,将原本要在“火炬”中燃烧的伴生气回收再利用。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海上平台都装有“火炬”,通过喷火放空伴生气是国际惯例。不过,海精灵相信,随着技术进步,海上平台的伴生气会被越来越多地合理利用,也许有一天我们就看不到这“海中央的一把火”了。

作者 李扬 张曙光

封面图片 李佑坤

编辑 安力 徐宏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