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成绩那么好为何害怕去学校?

 nizijun 2016-09-25
专家呼吁家长关注“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表现优异的孩子更易患上学校恐惧症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余金龙

  近日,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获悉,尽管开学已将近一个月,仍有孩子未能如期返校。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费解的是,他们大多是聪敏好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而这些平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学生”没有如期返校的原因,竟是因为他们患上了“学校恐惧症”。

  该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余金龙介绍,他的诊室每年都会接诊不少这样的“好学生”,而且大多是来自重点学校的孩子。他们患上“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好学生”形象,家长和老师都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到发展到不敢去学校才来医院就诊。他提醒,不要以为孩子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就可高枕无忧,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案例1

  “尖子生”担心学习成绩下降,无法继续学业

  在广州一所重点中学就读的小亮(化名),这时原本应该坐在高二的课堂里。可是,从上个学期开始,他开始拒绝去学校。父母劝说得多了,他就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电脑游戏,拒绝跟父母说话,也不走出房间。父母搬来平时跟他关系比较亲密的舅舅当“说客”。可是,舅舅没劝几句,他竟然对舅舅拳头相向。

  万般无奈的母亲自己来到余金龙的诊室求助。在小亮母亲的叙述里,小亮的父母从小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从小学到初中,每门功课,他们都不惜重金请最好的家教为小亮辅导。小亮的学习成绩因此也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身居要职的父亲,对小亮更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经常告诫他,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有好的前程。理由是他的下属“都是非北大即清华”。

  到了高一下学期,尽管仍然是“尖子生”,小亮开始感觉学习有点力不从心,他总担心自己的成绩下降。慢慢地,越来越不喜欢上学,跟同学相处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后来发展到一到学校就觉得头晕、心慌。

  过度追求完美更难接纳自己

  余金龙点评:小亮的发病,与他强势的父母对他的高要求不无关系。很多双相抑郁症患者的发病,都与家庭环境、父母的培养方式有关。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和高要求,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过度追求完美型性格。拥有过度追求完美型人格的人,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习惯拿自己的缺点跟人家的优点比,因而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案例2

  遭家变,一去学校脑海里就总有歌声盘旋

  今年17岁的小滔(化名),原本也是广州一所名牌中学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口才极佳,活动能力很强,不仅是班干部,还常常活跃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中。

  小滔的父亲也是名牌大学毕业,曾是一家单位的领导。优渥的家庭环境、出类拔萃的个人能力,小滔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也是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高二下学期,他的父亲被判刑入狱。最初,他的精神状态并无异样。看上去仍然快乐阳光。跟人辩论起来,口若悬河,无人能敌。他的母亲因而也没有对他进行太多的疏导。直到他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不去学校,才知道他对上学很恐惧。他说,他跟同学的相处越来越差,而且一到学校,心情就变得很糟糕。更让他恐惧的是,一到学校,他就觉得有各种歌声在脑海中盘旋……于是,他的母亲带着他来到了余金龙的门诊。

  家庭变故易激发患者的焦虑

  余金龙点评:经过专业检查和评估,小滔被确诊为双相抑郁症并伴有学校恐惧症和强迫症。很多患有双相抑郁症的患者自己都不知道。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重大家庭变故,比如家人去世、家人出事、父母离婚……很易将患者内心的焦虑、潜意识对死亡的恐惧激发出来,在意识系统就表现为莫名的不安,再对外投射,转化为对学校的恐惧。

  案例3

  乖乖女看见校门就有可怕幻觉

  今年原本应读初三的小花(化名),已休学一个学期。父母都是老师的她,曾就读一所名牌初中。在别人眼中,她开朗活泼,思维活跃。每次到医院就诊,都会把医生逗得哈哈大笑。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跟她提学校,一提学校,她就沉默不语。从初二开始,她在学校总觉得头晕,慢慢地,她一进学校就变得紧张不安,身体发抖。再后来,她就拒绝上学了。父母试图强行把她拖进学校,可是,她一看见校门就双腿无力,无法行走,而且还会出现可怕的幻觉。最后,她连弟弟晒在阳台上的校服和经常送她上学的小汽车都不能看。只要一看到,就会全身战栗,莫名恐惧。不得已,父母只好帮她办了休学手续。

  缺乏爱致内心没力量

  余金龙:小花的家庭是一种典型的潮汕型家庭。一般来说,潮汕家庭重男轻女。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因为缺乏足够的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她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必须足够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重视,否则,连那点爱都没有了。所以,这样的女孩做事通常会非常积极主动,学习和工作都会表现优秀,在生活中也会惯于奉献,温柔贤惠。因为她们希望自己表现完美,不被父母忽视,但内心又往往安全感不足。另外,这些女孩内心里对父母和兄弟的感情,也充满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她们觉得自己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另一方面,她们在潜意识里又是恨父母和兄弟的,只是女孩们自己没意识到。

  此外,在极度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女孩绝大多数会说父母很爱或更爱自己;男孩则刚好相反,绝大多数会说父母更爱姐姐或妹妹。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男孩和女孩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女孩因爱太少而自卑和过度追求完美,男孩则因爱太多而以自我中心和缺乏力量、并因保护太多而缺安全感,这些都是形成学校恐惧症重要的内因。  

    案例4

  小“学霸”一进校门就头痛恶心

  今年13岁的小畅(化名),也是广州某热门中学的学生。小畅的母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颇懂教育之道,对自己教育小畅的方法也很是骄傲。她说,自从小畅上学起,周一到周五,她都严厉禁止小畅看电视和上网。小畅也很听话,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从未跌出全班前三名。

  儿子患上学校恐惧症,让她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她说,小畅如今拒绝进学校。只要一进学校,他就觉得莫名心慌,想逃离学校,甚至出现冒冷汗、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父母表面要求不高,实际上控制欲强

  余金龙:小畅的妈妈再三强调,她对孩子要求不高。但显然,她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而且非常焦虑。在带孩子来看病前,她要求医生劝说小畅不要上网,并“指导”医生应如何诊治她的孩子。这种自认为很懂教育、很有教育方法的家长,觉得自己可以不动声色地控制孩子。但是孩子能够感觉到这种控制。有时候孩子患病,也是对父母控制欲的一种反抗。

  专家析因

  首要原因是内心没有力量

  余金龙介绍,在美国,学校恐惧症的年发病率是1.7%。“以前,我国青少年的学校恐惧症发病率很低,现在应该比美国更高,”他分析,这与我国的独生子女多、父母期望高、竞争压力大,而孩子独立性又比较差不无关系。“从我们科室的情况来看,在恐惧症的患者中,患学校恐惧症的人数占了一半。”

  他分析,孩子患有学校恐惧症,首要的原因就是内心没有力量,有的孩子看似很强大、很阳光,但其实内心很脆弱,无法抗衡学校、家庭带来的压力,所以潜意识开始逃避。而内心没有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保护过度,尤其是广东家庭对男孩的保护更甚,不舍得让孩子经历磨难,孩子不能独立承担后果、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做出决定;其次,在过度保护的同时,父母对孩子又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完美,导致孩子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同时又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第三,不少家庭,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学校恐惧症四个特征值得家长警惕

  “当然,并不是只要孩子不愿意上学、逃避学校,就患上了学校恐惧症。”余金龙提醒,但学校恐惧症的以下四个特征值得家长警惕:

  首先,学校恐惧症被激发时,孩子通常处于入读初中、中考前、入读高中、高考前、入读大学、长假后或大病后等几个“关键时间点”,这些时间点,孩子的精神压力通常比较大,比平时更容易患病。

  其次,患上学校恐惧症的孩子,常常是平时比较聪明懂事、成绩优秀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平时表现优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对自己的期望也高,这样的孩子无法接受失败和批评。

  第三,追求完美的孩子,心理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害怕犯错,也怕失败。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往往都有追求完美的父母。

  第四,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通常会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刚开始时,他们会以各种理由逃避学校,但当疾病发展严重时,任何与学校有关的事物都有可能诱发孩子的焦虑。

  “当然,万一孩子患上学校恐惧,也并不可怕。”余金龙也指出,只要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是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压力,面对挫折的。而且,从另一角度看,学校恐惧症的出现,对孩子和家庭其实也是一种“帮助”。因为那些症状是孩子潜意识发出的信息,提醒孩子和父母需要做出改变或调整,否则,对孩子将来的健康和成长,甚至整个家庭,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而学校恐惧症患病率的提高,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改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