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鳝的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大左818 2016-09-25

  1.出血病。⑴症状: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较明显。肛门红肿,有的口腔内有血样黏液,提起尾部,口内流血水。⑵防治:①用0.2-0.25毫克/升土霉素化水全池泼洒。②每5公斤鳝用1-2克土霉素拌蚌肉等投喂。

  2.打印病。⑴症状:常在夏秋季节发病,肛门上方两侧体表出现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溃疡,严重时溃疡病灶深凹。有的尾部被烂掉。⑵防治:①用漂白粉1毫克/升化水泼洒。②蟾蜍去头,在池中拖动。

  3.烂尾病。⑴症状:尾部充血发炎,继而肌肉坏死溃烂,严重时尾部烂掉,尾脊骨外露。⑵防治:①用土霉素0.2-0.25毫克/升全池泼洒。②用0.25单位/毫升金霉素浸洗消毒病鳝。

  4.新棘虫病。⑴症状:虫体吻部牢固地钻进肠黏膜内,吸取营养,以致引起肠道充血发炎,阻塞肠管使部分组织增生或硬化。⑵防治:①用90%晶体敌百虫0.1毫克/升全池泼洒。②每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04-0.1克拌1公斤蚯蚓投喂。

  5.线虫病。⑴症状:病鳝将头伸出水面,腹部向上,体色发黑,肛门红肿,易引发肠炎。⑵防治:①用90%晶体敌百虫0.1毫克/升全池泼洒。②每公斤鳝用90%晶体敌百虫2.5克拌1公斤蚯蚓投喂。

  6.黑点病。⑴症状:发病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小圆点颜色逐渐加深,变大并隆起。⑵防治:①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泼洒杀灭锥实螺。②用0.7毫克/升氧化铜全池泼洒。

  7.水霉病。⑴症状:体表有白毛,食欲不振,消瘦死亡。流行于早春和晚秋时节。⑵防治:①用1‰食盐和1‰小苏打,全池泼洒。②用2-3%的食盐水浸洗鳝种。③用5%的磺酒擦洗伤口。

  8.感冒病。⑴症状:黄鳝表现焦燥不安,皮肤失去光泽,黏液多、颜色暗淡。⑵防治:①控制温差在3-5℃,防寒。②养殖池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大,新加水不超过老水的1/3。

  9.发烧病。⑴症状:黄鳝表现极度不安,不停地乱游乱窜,甚至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⑵防治:①放养密度不宜太大,最好每平方米不要超过4公斤。②用0.07%硫酸铜水溶液5毫升/立方米全池泼洒。

  10.肌肉萎缩症。⑴症状:病鳝体色发黑,头大,颈小,身细。离群独游,无力,严重时失去摄食能力。⑵防治:①放养规格整齐,及时分级。②投足饲料及饲料营养要全面。③饲料不足时应降低放养密度。

  11.肠炎病。⑴症状:肛门红肿,鳃部出血,头部发黑并伸出水面呼吸,口腔有充血现象,腹部出现红斑。4-7月份流行,传染性强,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⑵防治:①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水体泼洒。②每50公斤鳝用5克大蒜拌饵投喂,连续6天。或用2克土霉素拌饵投喂。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水产网  作者:匿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