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然而也只有他才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了天空的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眼前的烟雾所迷惑,能够看清形势发展的主方向,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实现“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决心奋斗的。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千万次的困难和挫折,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通达。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
来自: 老刘tdrhg > 《二十六、读书/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