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卜希旸教授书法讲座

 步行d天涯 2016-09-25

 卜希旸教授书法讲座-《九成宫》

卜希旸教授书法讲座-《九成宫》

课程标题:卜希旸教授书法讲座-《九成宫》

课程分类:   中国书画

关键词TAG:卜希旸  书法讲座  九成宫  

课程主播:   卜希旸  书法讲座  

播放次数:4014

博视网-E书 题库

卜希旸教授书法讲座-《九成宫》-课程简介

      卜希旸,号老巽,194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自幼喜爱书画,10岁时拜于詹先生为师。于先生是满族人,早年留学日本,藏书极富,第一次见面即赠《芥子园画传》一套,并为示范勾、皴、染、点。于先生善写欧体字,对他初学书法有影响。
卜希旸善写钟鼎文,沉郁古朴。1985年入选河南国际书法展,颇得好评。后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展览。他楷书学《瘗鹤铭》,行草则以晋、宋人为法,亦能清劲洒脱。他在隶书上也下过很大功夫,曾临摹汉碑二十多种,出版《汉碑全集临本》三卷。他还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楷书津梁》、《书法基础》、《隶书写法》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顾问。

九成宫位于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该地属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近1100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九成宫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至今仍是一派青山绿水、明媚秀丽的风光。
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