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八年棋缘——我陪孩子们走过的象棋路》(四)

 【点石成金】 2016-09-25

(四)奋力追赶的一年

2009年是我们几个孩子奋力追赶的一年。

从靖江回来以后,我们的队伍壮大了,我的同事的两个小孩桑泽童和袁驰恒加入了队伍。两个娃娃在测验时没能过关,但是他们的态度非常的认真,因为知道测验不过关张老师是不收的,孩子当时就哭了。看着孩子非常努力和渴望的样子,我动了恻隐之心。这两个娃娃后来的进步,也让我的选材策略做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改进。

同样也是在2009年,崔文灿老师和朱志全先生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这么喜爱象棋,欣然加入了陪练指导。崔文灿先生是扬州的象棋名宿,少年时和“扬州三剑客”中的窦国柱、朱剑秋都有过接触,并有幸得到过老国手的指点,是扬州市第九届全运会象棋金牌得主。我能成为崔老师的学生,也是我的幸运。扬州棋界的一位老前辈曾经亲口对我说:“张晨啊,你拜了个好师傅,在扬州老一辈中,能称得上德艺双馨的就是你师傅!”

我跟朱志全先生的相识也是崔老师促成的,记得我跟朱志全先生初识时的情形非常有趣。那天不巧他身体不适,因为我是新棋友,所以一定要陪我下棋的。于是就在他开办的网吧旁的医院里,他一边吊水一边和我下棋。医生、护士和其他人都笑着说,这两个人棋瘾真大。后来,每每想到这段经历,我和朱志全先生都忍俊不禁。朱志全是扬州棋界难得的大朋友,棋艺高超同时对待棋友非常热情,我的印象当中,凡是到他网吧去下棋的,他都无一例外的热情招待。我们现在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江苏省象棋老年赛的季军曹大连先生当时也经常骑电瓶车到甘泉去指点小孩子们下棋,可惜曹先生因病去世得较早,没能看到孩子们成为象棋大师。每每想到这里,我的鼻子总是有点酸酸的。

我带的几个孩子们的进步,跟这几位老师无私的奉献密不可分。

在那段时间,我还结识了当时的扬州市棋协秘书长郭有权先生,郭老师给扬州的几个孩子创造了较多的比赛机会,后来在他离任前还努力促成了给予在全国少年锦标赛中取得佳绩的小孩子奖励之善举。同时在这年,我也知道了有一位胡迦慈先生,一直在幕后出钱出力支持扬州的象棋活动。后来,胡先生被推选为扬州市棋协的副主席。

七月份,张玄弈有了一次参加江苏省少年儿童象棋赛的机会,我当时以为学两年棋应该算很长的了。结果女儿第一轮比完赛出来告诉我,对手都学了六七年了。我这时候突然有一种要嘲笑自己的感觉!每一轮比赛我都会去看对阵表,然后就在酒店的大厅里散步以缓解紧张的心情。女儿开局不错,非胜即和,不知不觉就跻身前三台了。有一天,我在看对阵表的时候,一位家长在旁边说:“不简单,10年了,终于看到有扬州的选手进儿童甲组前六名了。”于是我们就聊上了,原来他是苏州有名的少女棋手李柯欣的爸爸李洪根老师。他告诉我,儿童甲组、少年组取得的名次才有点分量,之前的都是玩玩的。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局的质量也在提高,偶然性就会降低。不过,当我听他说扬州十年没有孩子进过儿童甲组前十名,我还是很难过的。好在2010年以后,随着扬州黄金一代少年棋手的出现,江苏省少年儿童赛上扬州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我还应邀带领孩子们去苏州参加过比赛。这是后话。

那次比赛,女儿获得了第四名。意外啊!我也是喜出望外。我很开心的打个电话报喜,结果电话那头只是一句冷冷的有什么用啊?后来很多年,我就不再打报喜电话了。因为,我突然明白,在你没有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时,所有的小成绩都如浮云一般,在质疑你的人的眼里,在不认同你的人的眼里,一文不值。也是那次,我了解到,孩子下棋最重要的比赛就是省少年儿童赛和全国少年锦标赛,因为这两个比赛是最高水平的比赛。于是,我开始计划着让孩子们去参加全国少年锦标赛。

2009年的暑假首届全国儿童赛在泰州举行,由于年龄限制,张玄弈已经没有参赛资格了。薛凌风、桑泽童、袁驰恒和邵如凌冰参加了比赛。那次比赛,是一次警醒更是一次动力。在那次比赛中,江都小神童孟苒可谓横空出世惊艳全场。小孟苒在比赛中以121和的战绩横扫全场,以至于跟他下的小朋友都吓哭了。由于是老乡,年龄又相仿,比赛休息期间,小孟和薛凌风下了一盘棋,结果只用了5分钟,小孟就轻松获胜。

邵如凌冰倒是下得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几乎就要拿到冠军了。因为单位有点事情,我临时开车回了扬州。结果意外就这样发生了,小姑娘兴奋过头,中午睡不着觉,在房间里蹦来跳去,外公也管不住,半个小时就洗了两次澡。这种兴奋的结果就是输棋。事后,外公哀叹,要是张老师在就好了。那次邵如凌冰拿了第四名,三名男孩因为棋龄太短确实技不如人,铩羽而归。不过,很多的优秀小棋手的名字都记住了,有了明确的追赶目标是最大的收获。我当时就很严肃地对薛凌风说,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孟苒。

在这段时间,我逐渐的了解了扬州地区的情况。高邮有位辛勤耕耘的张殿林教练,在首届全国儿童赛中取得女子B组冠军的沈思凡和男子D组第三名的吴魏是他的得意门生。而赛场传奇儿童男子B组冠军孟苒是江都孔旭教练的得意门徒。

赛后,三个男孩子开始用功起来,而邵如凌冰却出了点状况,居然不来下棋了,改行去画画了。大约有两个月的时间,邵如凌冰不怎么来学棋,断断续续的。我听说去画画的事情后,跟她妈妈开玩笑说,画画用处很大的,你百年之后的遗照不用愁了。

薛凌风这段时间是非常用功的,因为靠着我近,每天晚上700多父母就陪着他到我家,我手把手的教他做杀法题,学到1000才回家。真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邵如凌冰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之后,又坚持回来训练了(这段时间的谜一直到她拿到国家象棋大师才被揭开),遗憾的是,三个男孩子已经完成了超越,她从此一直没能完成反超,“邵书记”的大帽子永远戴在了头上,直到三个男孩子相继退出棋坛。到了2009年底的时候,薛凌风的进步非常快,已经可以跟张玄弈分庭抗礼了。

2009年下半年,我计划工作调动进城,也在东区买了房子。

2010年的元旦很快到来,随即有一个比赛首次映入我的眼帘,那就是第19届“金箔杯”象棋公开赛。我惊喜的发现,居然有少年组比赛,我毫不犹豫的给孩子们报了名。当然,我也万万没有想到,那会是最后一届少年组的比赛,我和孩子们真得是非常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