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 | 这个由外国人组建的“希望工程”背后,藏着不能忘却的纪念。

 医路守望 2016-09-25

从今年9月1日起,
9月5日首个“中华慈善日”的来临,
进一步将依法治“善”的划时代之光,
洒向中国的每个角落。
面对如此捷报,
来自德国的茱莉亚,
显得比一般中国人还要欢欣鼓舞。
这大概是因为,
她参与创办的慈善组织“普方协会”,
在未来国内日渐规范的环境中,
有更多机会提高知名度,从而发展壮大。
有别于其他慈善组织,
“普方协会”成立背后,
藏着一个不堪回首的故事。
2000年4月2日,
一则南京本地新闻,
令茱莉亚和许多中国人倍感震惊。
就在前一天的深夜,
德国人普方一家——
时任某合资汽车公司外方高管的
51岁男主人普方,和他40岁的妻子、
15岁的女儿、13岁的儿子,
被入室行窃的四个无业青年持刀杀害。
这一切,听上去像是个愚人节的玩笑。
案发两小时后,
凶手悉数落网,
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
正值这桩特大涉外灭门惨案
看似尘埃落定之时,
普方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
向法院递交了一封
出人意料的陈情信。
这位母亲在信中表示,
德国并没有死刑制度,
而且四名凶手的死,
无法改变她失去至亲的事实。
这次陈情不仅没有
对法院作出的判决产生实质影响,
还让大部分国人
对普方之母的态度感到困惑。
为什么她可以如此宽待自己的仇人?
这一切都基于,
在法庭上,她看到的,
不是四个穷凶极恶、罪孽深重的惯犯,
而是缺少教育,混迹社会,
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孩子;
她了解到的,是这几个孩子,
因盗窃罪行被察觉,又言语不通,
情急之下才杀人灭口,并没有预谋的故意。
普方之母的立场和举动,
让包括茱莉亚在内,
居住在南京的一众外国人深受感动。
同一年的11月,
他们齐聚一堂,
正式组建纪念普方一家,
以助学为宗旨的“普方协会”。
普方协会的成员一致认为,
面对此等罪恶与悲剧,
空有一腔仇恨愤慨,
根本无济于事。
必须看到,
社会不公和缺乏教育,
才是滋养犯罪的温床。
这个社会需要法庭和监狱,
进行事后的救济矫正,
更需要互助与教育,
以防患于未然。
经过慎重的考量,
他们将第一个助学地区,
确定为普方案四名罪犯共同的家乡:
他们希望通过募集到的善款,
帮助该地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求学,
最终走上自主而光明的人生道路,
从而避免成为下一个“无业青年”。
成立近16年以来,
普方协会一直在默默行动。
2009年起,他们发现,
此前相对贫困的苏北地区,
富庶程度明显提高,
于是决定将目光,
转为更需要资助的安徽南部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
在执念与放下之间,
普方的母亲选择了后者,
因为她把弑子的罪犯,
也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
在缅怀过去与着眼未来之间,
普方人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们笃信大爱无疆,
教育,能够改变或成就人的一生;
他们也企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慈善早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