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旅 |“开放”的围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学生宿舍

 非凡空间书馆 2016-09-25








何小强

设计师眼中的世界



via网络


福建土楼(客家围屋)是世界文化遗产,非常独特的建筑形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


via网络

我们曾经在泰国普吉岛万丽酒店的SPA看见过它的变形,


并被那超现代的视觉感深深震撼。

via网络

听闻哥本哈根有一栋灵感源于围屋的大学宿舍,我们决定去看看。


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从M1线DR Byen站下车,5分钟左右我们就看见了这栋与客家围屋相似的建筑。

它的建筑平面取围屋的圆形,寓意平等。

via网络

虽然造型独特,但也许因为材质的原因,它与周边的环境并不冲突。

via网络

宿舍另一侧入口的水景令人联想到客家围屋前的“半月塘”,“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在这一点上两者应该是契合的!

建筑内联通的组织方式也容易让人与客家围屋进行类比。

via网络

via网络

一群鸭子悠闲地从楼前经过,在城市的天空下平添了一丝野趣。


基于现代文明的“再生”


建筑设计公司Lundgaard & Tranberg Architects是丹麦著名的设计公司,他们的设计理念是——

A building should be generous. 

建筑物应该是慷慨的
It should give more than it takes. 

它应该是给予多于获取

It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life 

它应该参与到城市生活
of the city and give something away for free.  

并无偿提供一些东西


与封闭的客家围屋不同,哥本哈根大学学生宿舍的房间放置在圆弧形的外围,可开放地欣赏到周围环境。

via网络,摄影:Jens M. Lindhe

宿舍共用的房间(如:厨房)和走廊面向中心庭院,与围屋一样增进了交流,容易形成生活的聚落。


via网络,摄影:Jens M. Lindhe


via网络,摄影:Jens M. Lindhe

最先吸引我们的是一楼公共空间,透过落地玻璃窗,清晰可见各功能分区。

无论何时都明亮的自习室,使学习洋溢着安静、祥和、幸福的味道。

劳逸结合的球室,明亮洁净。

井井有条的收发室趣味盎然。

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为平等交流的聚合地。

个人与集体、隐私与共享,在这里完美地共存。

一楼以上六层是学生宿舍,配有共用厨房、公共休息室和杂物间。

进入宿舍有多个开放通道,将建筑垂直分割为5个部分。


错落有致的建筑立面打破了围屋的单一和沉闷,变得个性十足。

via网络

via网络,摄影:Jens M. Lindhe

可卧可坐的木板景观完全是神来之笔,成为大学生活最难忘的画面。

via网络,摄影:Jens M. Lindhe

在这一方天地里,以自然为中心,可以探寻无尽的可能。


Tietgen宿舍项目意图通过一个清晰、有远见的建筑理念实现一种“未来宿舍”的可能性。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交融。


夜幕降临,生活在“围屋”里的学生即将进入梦乡。这种独特有趣的“未来宿舍”生活空间必将会在他们的人生旅程里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



- END -




何小强:景观、建筑和室内设计师,深圳何小强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监,曾负责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多个重要项目的景观设计。

近年来,通过定制旅行大量考察研究能高度融入自然并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作品,出版了《发现清迈》、《探索兰卡威》、《斯里兰卡印象---设计师眼中的斯里兰卡》等系列设计参考书籍。在他看来,设计没有界限,旅行改变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