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孩子不读重点、不留学,还会有出路吗?

 浅秋如歌 2016-09-25




来源自书单(BookSelection)公众号

编辑:小萌

图片均源自网络



在《超级演说家》节目里以68%的支持率勇夺第二季全国总冠军的北大法学在读研究生刘媛媛,最后一场演讲中以《寒门贵子》为题,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沉默和触动,她说:




“你在这个城市里面真的是依无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么都没有,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的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 





(视频来源《超级演说家》刘媛媛,演讲题《寒门贵子》)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舆论声总是不绝于耳,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将竭尽全力垄断最优质的各类资源。那些背上行囊怀揣梦想的寒门学子,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谁不是心比天高势,要以仕途博功名富贵?



当一位经历过两次高考失利的农民学子第三次终于考起北大之后,他来到这梦寐以求的知识天堂里,收获得最多的除了差距就是自卑。他那一口乡土气息浓厚的普通话不止一次被嘲笑,他除了课本没读过其他课外书,更不用谈其他兴趣爱好。女同学不屑于把他当成爱慕的对象,男同学不愿意把他当成一起消遣的兄弟。



但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的留级生,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寒门学子,却成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国留学教父',他是俞洪敏。






但在90年代后期,考上顶级院校的学子们有40%来源于社会精英家庭,虽然这批精英家庭生活在金字塔顶端只占有人口比例的1.7%,但是它却让寒门贵子再难挤身入前。





最近,有部国产剧很火,名字叫小别离



有人评价,它是近年来极少数真切反映当下教育现实的国产剧。



这部剧聚焦了当下的中学生留学热,讲述了富人、中产、工薪三个阶层中三个代表性家庭的留学故事。



其中,教育对于不同家庭的意义对比,尤其值得深思。







对于富人家庭,留学不过是土豪解决儿子和后妈矛盾的手段,

让孩子出国是为不给自己添乱。







而中产和工薪家庭,则把教育当作改变“穷孩子”命运的途径。








有人说,如今中国阶层已近固化,“穷孩子”的上升通道已经很少,读重点大学、出国留学,是最现实最可行的走向社会上层的办法。







因为知识改变命运,接受精英教育,不仅意味着有就业优势的学历文凭,还能结识优质的人脉资源,这些都是走上人生巅峰的敲门砖。



不读重点大学、不出国留学,这些都无从谈起。







但也有人认为,虽然阶层正在固化是现实但除了上重点大学、出国留学,“穷孩子”仍然还有不少逆袭机会。



中国正走向完全的商业社会,分工逐步细化,涌现出了大量新职业和就业机会并不是都需要高学历文凭才能胜任,接受技术教育从事某些技术工作的报酬,往往还高过普通白领。



网络的发达也让知识共享成为趋势,只要想学习,任何人都能通过慕课等享受名校教育资源。



至于人脉,其实也更取决于自身实力。



但是,我们谁又敢肯定:在这个举目都是竞争者的效率导向社会,没有了名校高学历的敲门砖,没有了名校高学历的那层外在的镀金,这条路,又该如何开始?又要艰难地走多远?





穷孩子不读重点不留学,

是不是就没出路了?





我相信

每个人对现实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过亲身经历的过来人体验应该更深刻。

或许,此时此刻的你

正在经历这样的考验和焦思




(部分评论节选自公众号@书单)




1



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诗人樵夫



2



终究是精英社会,这是永远回避不了的现实。努力成为精英,还是只成为一个普通人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这个区别很大。毕竟无论从获得更好的遗传基因,还是离文明更近,成为精英都是唯一的路。但从普通人到成为精英,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应该作为家风传下去。这与自我个性没有冲突,你无论从事任何职业,你都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利益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充分发展个性,坚持精英方向。活的自我并有统治力。



选择配偶时,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社会学角度,都要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人。成为精英并保持下去,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方向。其实这没什么好讨论的,不读重点不留学,不是没有出路了,只是其他出路离精英的生活方式要远一些,会走些弯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成为割韭菜的人而不是韭菜。

@呵呵



3



其实富人家庭能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好的生活好的教育而已,他们带来的还有更高的眼界、格局、修养,然而这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家庭无暇顾及的方面,恰恰是改变阶层真正需要的。

@Conqueror



4



社会无法达到绝对公平的,当绝对公平来临的时候距离不公平也不远了,物极必反,网络公共平台共享经济,共享资源,共享知识让很多没办法轻易获得优质资源的人可以更加容易获得,我们在为无限趋近公平而努力,虽然仍然有很多地方我们无法触及,但是我们在进步!!现在的社会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努力,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改变命运的。

@A&L王凤




------ end ------





正在浏览此文章






府院插班生


复旦交大同济,名师亲临授课

权威政策解析,最新命题趋势
上海唯一承诺VIP保过的插班生辅导

“零风险”入名校
微信号:offercb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