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

 老糊土 2016-09-25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志龙 黎崇裕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新加汤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切

【方歌】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功用】补气生津,扶正祛邪。

【主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方解】发汗后,邪已尽而荣虚,身疼痛,症虽似外邪,但脉沉迟,沉为病不在表,迟为血虚无以荣脉,故知血虚不能养荣而作痛。方中桂枝汤专行荣分,加人参以滋补血液生始之源,加生姜以通血脉循行之滞,加芍药之苦平,欲领姜桂之辛不走肌表作汗,而潜行于静脉以定痛。(方名新加,是说邪盛忌用人参,而今因邪净又新加之。)

【方证要点】

1、津血两虚证,以身体疼痛,心下痞硬或拘痉挛及喘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汗出恶风,身体疼痛,心下膨满,按之有凝结物状而无痛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清;舌苔薄白,沉迟。

2、常用于虚人感冒、阳虚感冒、反复感冒、胃弛缓、胃痉挛、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心脏衰弱、产后拘挛、大便不通、阴阳易等属于太阳病未解而津液先损者。

3、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类似方证鉴别】

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附子汤:都可以治疗身痛,脉沉迟。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为汗后表邪未解而气阴两虚,筋骨失养,必有发热、汗出等营卫不和等症状;而附子汤证素体阳气不足,或误汗、误下、或过用寒凉致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背腹,充达四末,故而寒症明显如手足寒,背恶寒,腹痛恶寒等。

2、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与麻黄汤:都可以治疗身疼痛。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为汗后表邪未解而气阴两虚,筋骨失养,必有发热、汗出等营卫不和等症状;而麻黄汤证之身疼痛系风寒外袭,营阴郁滞,经气不能荣于脉,筋骨失养所致,必有恶寒无汗、脉象浮紧等症状。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医案举例】

1、全身关节拘紧疼痛案(唐医易医案)

谭某,女,1951年1月生。2010年11月11日就诊,主诉:全身关节拘紧有轻微痛,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四肢尤其严重,特别是双手指。最近二、三个月右边身遇冷或热水就觉得痛,天气变化时就觉得双腿有虫蚁游走感觉,很不舒适。饮水后尿频,大便2天一次。舌色暗瘀,舌底静脉怒张,苔薄白。左脉浮虚细,右脉浮紧细,至数平。

桂枝12克,白芍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熟附子6克,白术12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生姜15克,四剂。

2010年11月15日复诊,主诉:前药后各关节走路轻松些,但四肢依然是有麻木感,起夜也没有出现。过去尿急是很难控制的,上药服后就有控制能力。舌色正常,苔薄白略腻。六脉沉紧略细,至数平。

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12剂,诸症稍减,未能获得满意疗效,由2010年11月25日三诊开始,改用桂枝新加汤。

桂枝15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生姜15克,大枣10只

前后共服了34剂,至2011年1月上旬切底痊愈。

2、阳虚感冒案(赵守真医案)

朱某,男。体羸瘦,素有遗精病,又不自爱惜,喜酒多嗜好,复多斫丧。平日恶寒特甚,少劳则喘促气上,其阳气虚微肾元亏损也明甚。某冬日赴席邻村,醉酒饱食,深夜始归,不免风寒侵袭。次日感觉不适,不恶寒,微热汗出,身胀,头隐痛。自煎服葱鼓生姜汤,病末除,精神不振,口淡不思食,兴而来诊。切脉微细乏力,参之前证,则属阳虚感冒,极似太少两感证,其与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两方,殊不宜阳虚有汗之本证。……遂改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又增附子,并损益分量,斯与治合证情:

党参15g,桂枝、芍药、甘草各9g,生姜4.5g,大枣5枚,附子9g。嘱服3帖再论。

复诊:诸症悉已,食亦略思,精神尚局萎顿,脉仍微弱。阳气末复,犹宜温补,处以附子汤加巴戟、枸杞、鹿胶、芦巴补肾诸品,调理善后。(本文转自拙著《100首经方方证要点》,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