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大阪做一年全职主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真友书屋 2016-09-25


娜娜说


原文作者:橘子酱
原文来源:哦一希橘子酱(OishiOrange999)


前几天因为搬家去市政厅登记地址变更,拿到卡片一看,哎哟整一年,这日子撞的~


一年过去了,市政厅的地址登记栏,从粗糙的手写变成了机打,而我的生活方式,也和过去渐行渐远。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城市,以旅游身份过来的时候,脑中只有买买买,吃吃吃。。



市中心地段,北有梅田,南有難波,梅田到難波之间更有无数吃喝玩乐购物区

yodobashi的数码产品 大小家电买疯了多少人


道顿崛的美食吃翻了多少人



然额,喧闹是市区的。。。


当我以住民身份正式踏入大阪的居民区时,那份朴实安静简直超出想象。


大阪的北部,号称非常宜居、环境好、治安好、教育好、人气聚集,但都挡不住浓浓的微旧、质朴的气息。


日本人一直强调人和人之间适度的距离,但是住房的近距离却令人无奈



密密麻麻的电线  永不消逝的电波(-?-;) 


大阪与故乡上海特别不同的地方在于:


1、电线多


说好的埋地下工程呢!(实在没钱)


2、坡道多




3、路面轨道多


1985年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除去地下铁和上天的轻轨,铁路电车跑出一张张蜘蛛网。


去个京都或者神户也像串门一样。

大阪的这些电车都是铁路私营制,经营蓬勃,造福民众出行。


因为列车多,所以下面这种车景很常见啦!





4、垃圾分类多


刚去的时候,因为没有完全掌握分类方法,扔出去的垃圾被拒绝接收,哎,说多了都是泪,家里居然有五个垃圾桶。




5、政党互撕多


这种小面包车太多了,一言不合,分分钟喇叭响起




6、私人诊所多


小医院这个词,在日本绝对没有贬义。


日本的医院分为综合性大公立和专科小私立。小私立的最小规模,通常只有一个医生兼院长+两三个护士。但是水平绝对有保证。


通常这些医生在考取执照后会先去大医院完成研修,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敢自己出来做。小诊所的氛围亲切自由,而且居民区遍布多,就医非常方便。如果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大可放心交给小诊所。

这种医生应该很有钱吧?

嗯,是的。。。医患关系的小船还常年不翻。


7、垄断少,自由多


前面已经说了,铁道电车是私营制,现在连电,都开放给企业了。


2016年4月开始,老百姓可以自己选择电力公司,于是,商家们都出大招了。


下面这个eo电力公司,直接把家庭用电和电视、电话、宽带捆绑在一起,做成一个非常划算的套餐,签下之后,你彻彻底底是他家的人了,我已经乖乖签约了,缴费方便,服务方便,又能省省省。




8、小心思多


推动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的各种小心思,屡见不鲜。

便携式垃圾袋,需要时抽拉就行。


替换装这里的黄圈圈是有个缺口的,让你正好可以把袋子搁在瓶口



超市常备的湿毛巾,那些手干的无法顺利搓开薄膜袋的人,的福音



坐轮椅去坐电车的人,发车站会通知下车站的地方准备接应,这块斜踏板填补列车和站台的高低落差,让轮椅顺利下滑。亲眼目睹过,车站工作人员拿着板,在指定的位置静候乘客的到来。


这些小心思足够单独写一篇,这里就不多说了。


9、冰水多(噗,这算什么点)



到哪吃饭,一定先上来一杯冰水( ▼-▼ )

大冬天也一样。

“你们有温水吗?”

“呃。。我们只有开水”

“那来杯开水,加冰”




而似曾相识的地方则在于:


1、大阪的自动扶梯也是左行右立,全日本仅此一家

2、大阪的大妈,常有这种代表性打扮,我爱豹纹,我爱烫发,我嗓门大!



3、商业起家,商业气息浓烈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南部。大阪人从不介意被人说“爱钱”,讨价还价,推销拉人,简直天赋异禀。



4、第一印象有点凶悍,其实热情、直接、自我主张强,有时不太遵守规则(相对日本人而言)——所以不止一次听到,大阪人很像中国人,尼玛,是伐?!


不过,在这个信奉顾客是上帝的国度,大阪人的服务态度绝对属于非常不稳定,拽了吧唧或者好像要临终死样的服务员我都遇到过,你们到底是不是认认真真的A型血?



5、大胆恶搞常让我想起国内的某些淘宝店。

超高人气的白色恋人巧克力,在大阪就被恶搞过。。

本来是白い恋人,大阪自说自话出了个“面白い恋人” ,写法相近,翻译过来是“有趣的恋人”,包装也抄,真的不有趣啊,后来被告了


即便这样,还是不断有人在“另辟蹊径”。。




而作为日本两大城市,东京人和大阪人经常互相吐槽,核心内容就是:

大阪人,你们是脏乱差的代表,又土又Low

东京人,你们冷漠自私爱装逼,成天端着累不累




~~~~~~~~~~正事分割线~~~~~~~

拉拉扯扯说了一些大感觉,说说我自己吧。

最大的变化,当然是告别职场。


虽然现在小白领一词,听起来都带着点同情的感觉,但过去十几年的职场生活,能挣能花,出租车抬手就招,天天在空调间不知人间冷暖。熬夜加班不足为奇,带薪休假也是灰常痛快,搞搞活动还能和明星后台切磋切磋,总之,光鲜还算有一些。



但那时别人问我理想是什么,没啥野心的我总说,不想工作


结果,理想说实现就实现。在老子36岁这一年,职场不上不下的时候,举家迁移日本,从此老公养家,我带娃看家。



campaign,con-call,ppt,proposal,quotation,KPI,ROI,,这些词汇离我越来越远。我记得出国前打包的时候,5厘米以上的高跟鞋都被留在了国内,平底鞋 条纹T 全部跟我走。


从此的光景,和职场人的时候完全不同。


我必须严肃地说一句,家庭主妇,作为日本社会男女分工的一部分,绝对也是一份工作,一份和职场一样的由很多琐事组成的工作,一份你用不用心同样会差很多的工作。不是说,随便弄两下,家就温馨整洁舒适,饭菜就可口好吃花样多,孩子的身体与心灵就能打点地妥妥当当,你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不能松懈,时不时地会有些突发状况; 而你也要在碎片式的时间里给自己充电,阻止自己滑向黄脸婆。



坦白说,国内的我们还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具备中国特色的后盾——爹妈(亲的也好,配偶的也好),而且有了孩子以后,很多家庭的标配都是爹妈or 爹妈+阿姨,我们才能安心去上班。


而没有爹妈帮忙、请阿姨简直比买包包还奢侈的日本妈妈,比较常见的情况是:

1、不上班,全职主妇

2、上班,小时制,下午赶回来接孩子,做回主妇



目测是原来压倒性的第一种逐步开始延伸出第二种,而与之匹配的,是生孩子数量的下跌,以前三四个孩子是标配,现在统计的平均值是一个家庭只有1.2个孩子


日本经济不景气很久,老公一人养家赌注太大,日本女性自身也开始觉醒,不愿意和社会脱节,不愿意自己的价值只在屋檐下,又或者,仅仅是为了补贴家用,不管何种,对第二种妈妈,我的敬佩如滔滔江水,你们的处理器肯定是八核的。


虽然日本妈妈会跟我说,好累,每天强迫自己10点半睡觉,因为早上6点不到就要起床,因为小婴儿醒得早,或者要做花式虐狗便当,到了下午还是扛不住想打瞌睡,可你们日复一日就没停过啊。小小的身子,堪比顶梁柱。


这是第一次感觉被日本妈妈“打败”。


第二次,不用说,自然是自行车技术。


这种一拖二的做法,日本满大街都是,还有胸口挂个婴儿再骑两个的,直接献上我的膝盖。 看着没啥,前面的车龙头其实很难把控。日本妈妈纤细的小胳膊,暗中都是劲,小小的电动自行车,在布满坡道的路上灵活穿梭。而我呢,带着两个娃出门,每次的心情都像在上这种大桥!

【你没看错,这桥还就在大阪 -__- !】


第三次,是败在手工劳动。

日本每年都有一些慈善义卖活动,幼儿园尤其重视,非常隆重。



妈妈们会集思广益,做一些手工小作品,用来义卖。



很多妈妈家中都有一个神器:

这不是我妈那一代的吗。。。但是在日本,这玩意依然是家中一宝,男生女生念书时都被要求学习,反正我一点都不会用。


我记得班里面妈妈们一起开会讨论做一些什么东西,还有人带了试作品过来,那鬼斧神工的,而缝纫机的占有率高达70%,这种场合,我只能陪笑和点赞



除此之外,比较一言难尽的,就是融进异乡的速度慢


可以说,是速度慢,也可以说,是程度浅


这当中的障碍,不用我说,你们也都知道,语言,文化,年龄,成长背景,思维方式,因人而异的性格等等(大和民族的慢热谨慎,绝对是个焖烧锅,我若再被动,基本关系永远在入门级别。 可是~我干嘛老是去攻人家啊,我也很忙的,这么一想,又躺回原地了)。。


总之就是:交集太少,从零开始;从零开始,还磨磨蹭蹭。



大阪妈妈里,性格冷淡的有,对外国人天生比较抗拒的人也有,但多数还是温和客气,愿意帮助人。偶尔遇到2个对上海有兴趣的妈妈,打印出石库门 外滩 陆家嘴的照片,询问我很多问题,那酸爽~


然额,现在拥有的人际关系,80%都是依托儿子建立起来的,他的幼儿园生活绝对是我的引渡人,把我引渡到那些和他投缘的小朋友的妈妈们那里去,灰常感谢!


但是天真的我,还是天真地希望有一天,自己真正吃透了日本的文化,日语精进到天崩地裂,更了解了日本人这个其实有点奇怪的族群,甚至有机会踏入工作,我想,我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所以,过去的这一年,自己只是踏进日本社会一个脚趾头,生活安顿没有问题,可是,是否真正可以enjoy这种生活,是否摸到了门道? No啦。


有时,会想起离别时母亲转身抹去的眼泪,想起算命的说我是“飘荡的命格”(大师,9次搬家算吗?),如果我的人生就是注定多变动的,那也只能说明,人生的宽度比较大,可别浪费了,填填满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