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小常常刚满两岁的时候,由于听到了太多Terrible Two的传言,常爸就防患于未然,苦心钻研应对之处,总结成一篇《八招助你应对“两岁小恶魔”(Terrible Two)》的文章。除此以外,还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课和讲师课,成为了正面管教的认证讲师。 这些学习在帮常爸应对小小常Terrible Two的各种闹腾时,非常管用,而常爸在实践中,又发现了一个特别简单易行的方法,之前没有被纳入上述文章中,所以今天特地补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小小常有两个好朋友,一只哈士奇的毛绒玩具,是常爸在地铁口被人拦下要求下载一个APP并注册后送的(感谢在O2O、P2P大战中烧钱的投资人们);还有一只Kaloo的安抚玩偶小白熊,是一位法国朋友送的。 小小常对这两只玩偶爱不释手,睡觉都要抱着睡。后来常爸发现,这哈士奇和小白熊,真是常爸的统一战线的好帮手!搞不定熊孩子的时候,就让哈士奇和小白熊出马,十试九灵。 (法国朋友送的Kaloo安抚玩偶小白熊) (地铁口扫码装APP送的哈士奇公仔) 1 场景一:拒绝刷牙 晚上八点 多,常爸照例要给小小常启动入睡程序了。 “今天就玩到这儿,过来刷牙吧?” “我不刷。”还挺坚决。 “不刷牙牙齿会长洞,会一颗颗掉光,还会疼的打滚,你还不刷嘛?”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显然这一套说词用的有点多,小家伙免疫了,进入了撒泼模式,这时候,讲道理显然是没有用的。 常爸拿过来小白熊安抚玩偶,说:“那你让北极熊闻闻你的嘴,看看北极熊说要不要刷牙。” 孩子把嘴张开:“北极熊,你来闻一闻吧。” 常爸就把小白熊的鼻子对准小小常的嘴,然后变声说:“哎呀,臭臭的,你赶紧去刷牙好吗?刷完再让我闻一闻。” 小小常听了,乖乖地跑到卫生间要刷牙了。 刷完牙,还要常爸把小白熊拿过来,再闻一次。常爸又变声说:“刷完牙了,香香的!” 小小常听了特别高兴,以后刷牙也不闹腾了,每次刷完牙还要小白熊闻一闻。 从此以后,凡是有拒绝洗头、洗澡的时候,哈士奇和小白熊都会轮流上阵去闻一闻,然后小小常就乖乖地去洗了,为的就是得到两个好朋友的一句“香香的”。 2 场景二:玩得乐不思蜀,拒绝回家 周末带着小小常去游乐场,从 早上 疯玩到中午,到了回家吃饭睡觉的时间了,他还在玉米池中流连忘返。 “我们回家吃饭吧?” “我不回!还没玩够呢!” “那爸爸妈妈 先 走啦?” “你们走吧,我再玩一会儿!再见!” ……常爸竟然一时接不上话来。 嗯,只好把小小常的好朋友搬出来了:“你今天在外面玩了一上午了,小白熊和哈士奇自己在家了很无聊,他想你了,你不回去的话,他自己在家多难过啊!” 小小常愣了一下,虽然还是对玉米池恋恋不舍,但还是乖乖爬出来说,“好吧,那我们快回去吧。” 3 场景三:吃饭前非要吃零食有一天,快到饭点了,小小常突然看见桌上放着一瓶坚果,就闹着要吃。 “坚果坚果竖果……” “马上就要吃饭了,吃完饭才能吃坚果。” “就要现在吃,坚果坚果坚果……” 无论怎么说,小小常油盐不进,坚持要吃坚果。 没有办法,请好请出哈士奇和小白熊了:“你问问哈士奇和小白熊,吃饭前能不能吃坚果啊。” “哈士奇,小白熊,吃饭前能不能吃坚果啊?” “嗯,吃饭前不能再吃零食了,不然会吃不下饭的。这样吧,我们帮你保管这瓶坚果,等你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再来吃。我们帮你看着,就没有人能偷得走了。” 于是,常爸就把哈士奇和小白熊一左一右地放在坚果瓶子边上:“看,他们俩帮你看着呢,谁也抢不走,我们吃完饭,休息消化一会儿再来吃吧。” 小小常这才乖乖地去吃饭了,不再闹着要坚果。 之前我们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旅居英国的汤圆妈妈写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位英国幼儿园园长 克里斯汀 对“道理具象化”的描述:“学龄前 孩子对空穴来风的大道理不理解,更没法加深印象。但是这些“道理”如果有了载体,即谁谁谁说了,他们的小脑袋就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首先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才有倾听、理解和记忆。” 所以,家长们在和孩子讲道理时,不妨试试通过他们最喜欢的玩偶的口说出来,效果会好很多。 除了“道理具象化”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之外,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玩偶,对孩子来说,像一个平等的朋友,他不会向大人一样居高临下地命令和要求,所以来自朋友的建议也更容易被孩子采纳。 后来,我与一位旅居欧洲的朋友聊天时谈到了利用玩偶来处理Terrible Two中各种棘手问题。她跟我说,其实在欧洲,“安抚玩偶”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大人都会给孩子“养”一到两只玩偶来陪伴孩子。 但是在国内,大多数人对“安抚玩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布娃娃”的概念上,只是把它当成一件玩具、一个柔软的装饰品而已。 在欧洲,安抚玩偶是需要大人帮小朋友“养”的。从新生儿一出生开始,爸爸妈妈就会选择几个柔软安全、外型可爱的外偶和宝宝放在一起。摇篮中、小车上,都会出现安抚玩偶的身影。 慢慢的,玩偶会吸收宝宝身上的味道。对于初生不久的婴儿来说,他们听不懂大人的话,也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是这种熟悉的味道,会给孩子带来充足的安全感,就像妈妈陪在他们身边一样。 渐渐的,随着孩子的成长,从襁褓到小床,从平躺到站立行走,从温暖臂弯里的母乳,到自己尝试各种美食,孩子们要经历一系列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剧变。这个与妈妈渐行渐远的独立过程,如果有一个朋友般熟悉的玩偶陪伴,他们的每一个成长里程碑的过渡,会自然和安心的多。 所以,在我们大人看来是一个“治住熊孩子”利器的安抚玩偶,对孩子来说,至少有三个重要作用: 安抚情绪 增强独立性 让ta的世界充满爱 也正是因为这个亲密而熟悉的安抚玩偶,从不会像大人一样居高临下地指令和要求,这种朋友式的平等,才会产生“大人的话我不想听,但小熊的话我愿意听”的效果。 常爸个人认为,安抚玩偶无所谓用多高级的,只要材质安全、质量过关、孩子喜欢就好。 如上所述,我们家最受欢迎的两只玩偶,一只是地铁口下载APP免费送的哈士奇,一只是法国朋友送的法国品牌Kaloo的小白熊。从安抚和引导的功能上讲,两只都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那只哈士奇质量的确不太好,现在线已经开了,要经常缝缝补补,免得有一天散架了,孩子伤心。) 现在小小常很快就要告别Terrible Two的时期,进入Horrible Three了。虽然用玩偶和他说话的方式现在还管用,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要想出新的招术才行。常爸感到,育儿就是不断地打怪升级的过程!等过了Horrible Three,有什么新招,常爸会再写文章和大家分享的。^_^ 拓展阅读: 《八招助你应对“两岁小恶魔”(Terrible Two)》 《学会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 热门文章 “初心”,看《为什么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办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儿自控力的五个方法》 英语启蒙相关文章 “双语”,看《双语的孩子数学好?!-儿童学外语的8大好处》 “英语启蒙”,看《幼儿英语启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 & 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