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

 许愿真 2016-09-26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 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 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4~6 题。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4.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海水淡化 ③跨流域从他国调水 ④改进灌溉技术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 冬季    B.霍尔木兹海峡 冬季
C.马六甲海峡 夏季    D.霍尔木兹海峡 夏季
读厄瓜多尔示意图(图3),回答7~8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7.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平   
B.降水丰富 
C.气候凉爽   
D.河网稠密
8.影响厄瓜多尔铁路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    B.气候   
C.经济    D.河流
读某区域某日局部降水量预报图,回答9~10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9.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白鲑鱼产于50°N以北的俄罗斯的河流或湖泊中,尤其多见于西伯利亚的鄂毕河流域。高白鲑鱼价格高,味道鲜荚,营养丰富。
材料二  湖泊的盐度是指单位质量湖水中矿物质所占的质量比。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是新疆西北部两个较大的湖泊(图7),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的盐度高。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1)分析艾比湖比赛里木湖盐度高的主要原因。(10分)

 

 

(2)新疆引进高白鲑鱼投放到赛里木湖而没有投放到艾比湖,说明其合理性。(10分)

 

 

 

 

42.(10分)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六)地理【解析】鲜水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麓、横断山脉东北缘。流域内最高海拔4712m,最低海拔2655m。受各种因素影响,流域内陆质灾害多发。读鲜水河流域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降水量关系图,说出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地理科【答案】及解析:
10 11
D
36.
(1)(6分)
图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2)(10分)
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
(3)(10分)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
37.(1)赛里木湖位于西风的迎风坡,从大西洋带来暖湿气流,降水多;(2分)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弱,(2分)湖水盐度低。艾比湖位于西风的背风坡,(2分) 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2分) 海拔低,气温高,蒸发强,(2分)湖水盐度高。
(2)高白鲑鱼原产于高纬度湖水或河水中,(2分)适应盐度较低,水温较低(2分)的环境,赛里木湖符合低盐度、低水温的环境(2分),山地湖泊,污染较小。艾比湖位于新疆内陆地区,地势降低,夏季气温高,(2分)蒸发量大,盐度高,(2分)不满足高白鲑的生存条件。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正相关(或雨季地质灾害多发)。(2分)  地处板块交界地区,地壳运动活跃;(2分) 断裂发育,岩层破碎;(2分) 地势起伏大;(2分) 降水量较大且集中。(2分)  

【解析】
1.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①对。柱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③对。
2.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减少趋势,草本植被呈增加趋势。
4.考查该国地形垂直海拔变化对气温的影响。读图可知该国地形从东南到西北先海拔上升,在下降,所以气温先降低,后后升高,选D选项。
5.分析该国为干旱农业,经济较落后,解决该国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可行措施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和改进灌溉技术。所以正确答案为B。
6.分析我国和该国的相对位置:处于我国东南、隔太平洋、印度洋,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我国支援的农业机械设备,考虑到顺风、顺水,选择冬季(印度洋上顺东北季风),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该国。选A。
7.读图,根据纬度,该国位于热带地区,平原地区气候炎热,不适宜居住。根据图中河流判断,中部地区位于河流源头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所以人口集中,C对。A、B、D错。8.读图可以看到,铁路经过了主要的城镇,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镇间的经济联系,所以主导因素是经济,C对。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气候、河流不是现代交通路线分布的主导因素,A、B、D错。
9.通过读图可并且结合常识可知该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且此时最可能为我国冬半年,而甲处比乙处纬度高但甲处降水类型是“雨”说明甲地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可排除A选项;而甲乙两地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故可排除B、D答案;通过经纬度可判断甲地处于四川盆地,由于北侧山脉的阻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所以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为地形,选C选项。
10.结合常识可知雨雪分界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所以甲地为雨、乙地为雪;再根据乙地等压线密集可知乙地风力较强,所以正确答案为B。
11.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E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8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