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嘛,自古贤德在女红。心灵手巧地简单活着就自足了! 走进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文物修复室,就到了我上班的地方。 每天清晨我都会从处理一帮磨人的小妖精开始。 这几位“姊妹花”妖精只是其中稍微好伺候的主。更脏、更残、更刁横的我都不敢拿出来给大家看,怕大家替我“怜香惜玉”,败了胃口。 这些花觚的口沿残缺不全。既有冲,又有崩。跟狗啃了似的。 修复之前要先将她们通体清洗干净,烘干后对缺损的部分口沿进行补缺处理,等补缺的胶硬化后就要开始打磨了! 这是最能体现修复师耐心的时候。为了和原有的“皮肤”融为一体,又保证打磨的范围不被扩大,就只能用砂纸在补缺处的周边打磨。先粗磨再细磨,磨凹了再补腻子再磨,反反复复,直到闭着眼睛用手摸判断不出哪里是“原肉”,哪里是“补肉”?一来二去,就这点事一天阳光都被磨没了! 华灯初上,沐浴更衣。下班后我的手工也转场到了景色如画的武汉大学校园。 在葱郁的珞珈山树林中有一座greenhouse。 我爱好烘焙甜品。 做甜品和修复文物一样,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从调制食材的比例,掌控烘焙的时间,设计成品的外观直到最后在环境中完美呈现,都需要用沉静的心性慢慢做到;做甜品和修复文物一样,要注重细节的精致。用李奇老师的话就是“文物修复的水平高低往往体现在细节的处理上是否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并将这些所看所思付诸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