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90天,你应该这样去调整和复习!

 霸王龙勇士 2016-09-26


掐指一算,离考研只有最后三个月了,看看手中依旧崭新的单词书,大呼一声:苍天啊~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焦虑,时间沙漏越来越快,手中长难句、模拟题、真题、单词书厚厚一沓,你却不知从何看起,心乱如麻,心灰意冷,心如刀割。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3个月的复习思路。


1、思想政治

有些同学分享的思想政治科目答题经验上讲到,论述题即使毫无头绪只要多写一点,阅卷老师多少会给点同情分的,其实这样并不对,思想政治论述题的阅卷评分是按答题点来给分的,而不是按字数来给分的,多写一些假如“瞎猫碰上死耗子”恰好写到了答题点的确会得分,但如果写的东西和答题点风马牛不相及,则也是徒劳。


所以对于思想政治科目,最后3个月应该是整理一下全科目的答题点,答题点因为简明扼要,所以记忆难度小,再配合一下历年真题进行下模拟训练,练习一下自己将答题点扩展为主观题答案的水平。


2、英语

做过英语一真题的考生可能会发现,考研英语科目非常考验单词量,还有3个月的时间,要使自己的单词量获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已经非常困难了,而且还要兼顾其他科目的复习,此时英语科目在单词量的复习上可以适当多熟悉一些热点词汇,比如有一年英语一作文题中要用到一个“火锅”的单词,很多同学对于火锅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甚至很多人最后以“Huoguo”来代替,如此这般怎么可能得高分?此时单词量的增加可以放在一些热点词汇上,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


除此之外要注意答题速度的训练,绝大多数考生在做英语一真题的时候时间都是异常紧张的,所以有必要在考前训练一下自己的答题速度,控制好每个单项的时间。


3、数学

此时数学的复习进度应该是教材知识点已经至少看完一遍,并且进行了单项对应练习,此时可以把重心转移到历年真题上,之前有学长在考试前就把数学二16年的真题做了3遍,保证对于历年真题上出现的题型,全部会做。通过10几年的真题做下来会发现,每年考察的知识点其实都大同小异,因为考试大纲就规定了考核的知识点,重要的知识点是每年必考,小的知识点则是抽考,最后这位学长的考研数学二得了114分,虽说不是很高,但好歹没有拖后腿。


此时要做数学历年真题,并且要反复做,但前提是已经对于教材的知识点完成了一个完整阶段的复习,否则知识点没复习直接上真题无异于是揠苗助长。


4、专业课

对于专业课,如果报考的学校是自命题,那么久没有通用的规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本校考生肯定比外校考生有优势,这倒并不是说“歧视”外校考生,而是因为同样一门课程,10所大学会有10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出卷思路,本校考生学习的就是出卷老师的教学模式,甚至期末考试就是考研出卷老师出的,自然本校考生比外校考生有优势了。


由于专业课自命题,所以没有全国性的历年真题,此时就看能不能发动亲朋好友,拿到这门专业课的历年真题,如果有同学在报考高校就读,能够拿到课程笔记甚至是期末考试试题,那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说专业课扎实复习是基础,而能不能拿到历年真题进行专项复习则是关键。



说完了如何复习,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1.沉迷于题海战术

到了现阶段,在复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题是非常必要的。可是某些同学对做题的目的性不了解,盲目的大量做题,重复做题,每日因为深陷在题海中无法自拔而苦不堪言。看上去似乎见题很多,实际上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怎么做才能跳出题海呢?

考研是考查应用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构建方便于提取运用的知识网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基础,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还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特别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系统。只有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才能使考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在题海中真正跳出来。

2.复习用眼不用手

“眼高手低”是很多考生在复习时易犯的错误。心理学表明,眼睛是最具有欺骗性。很多同学只是“看”,认为看懂就行了,很少下笔去做题,结果在最后的考试中眼熟手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请记住:在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动手。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我们才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答题熟练程度,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去体会。因此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前,一带而过的复习必然会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忽略精妙之处,因此落实到纸上才是实。

3.信念动摇

现在临近考研,有些同学就开始变得着急,总是想着尽快把知识掌握,每天盲目的在学习中痛苦煎熬,花费了很多时间,效果却很差。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还严重打击了复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考研的信心。

考研,无疑是大家锤炼意志的一次机会。百炼不成钢,钢铁般的意志是训练出来的,也是磨练出来的!虽然到了现阶段,大家还是要按照制定好的复习计划,远离复习误区,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

4.不成功便成仁,一定要考上

这样的心态往往在大家临考最后一个月中经常出现的,是很极端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容易造成神经弦过度紧绷,从而造成厌食、失眠等对大家来说最忌讳的病。

在这个时候最好看一些没有考上研也一样有所成就的人物事迹,思考一下自己的压力来自哪几个方面。可能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压力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有压力固然好,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就会成为负担,阻碍前进的步伐。

5.我很笨,学不学的都考不上

这是自卑心态的典型表现,也是放纵自己不努力的理由。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大部分人的智商在90—120之间都是差不多的


快乐能提高效率、创造力和正确决策的概率。心情好的人最能发挥潜力,让精神随着快乐的心态动起来,全心全意的投入主动、认真、努力的复习中。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发现收获多了,知识充实了,头脑变得更加灵活。

6.怎么办,什么都没复习好

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尤其在临近考试时,心态都会变的焦虑不安但是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适当的焦虑会激发学习的能量,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焦虑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对学习的厌倦,复习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了。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努力,多和其他“研友”交流切磋。其实大部分的同学准备的程度都差不多,经常到校园逛逛,分散一下注意力,放松心态就会改善焦虑的。

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复习建立起知识网络体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利用最后的时间让自己的,复习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声明:本文由木仓流量团队整理编辑,图文版权归木仓流量团队共同所有,不得抄袭』

回复以下 关键词 获取更多资源

(实用资料)

PPTPS公务员 | 四六级

(趣味测试)

爱情 | 性格 | 智商 | 职业 | 趣味

(考研资料)

大纲 | 免费 | 更新 | 真题 | 资料 | 复习规划 | 考研日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