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入出有致 2016-09-26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①层楼:高楼。②强说愁:没有愁而说愁,即无病呻吟。强,勉强。

(1)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对比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愁 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方面,#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 end#“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因此作者不便直说。有愁而不能直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意味深长。

赏析

这是一首受到广泛喜爱、读罢即能成诵的小令。整首词通过“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两相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词中前后段里愁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春花秋日的闲愁,后者指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

阅读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