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康燕园| 您不得不知道的明星居民故事(一)

 xls202 2016-09-26


社区之大

非建筑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1
  钱理群教授: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


2015年夏天,76岁高龄的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从北大燕园搬到泰康燕园,毫不留恋地卖掉房子,只带着心爱的书本和老伴儿搬进了泰康养老社区


钱老在燕园社区的房子面朝青山,祥和宁静,令人心仪,正是他心目中养老、写作的“桃花源”


谈到搬进燕园的理由和入住后的变化,钱老主要分享了三点感受第一是解放了老伴儿,不必再长期照料二人生活,自己心安了,更有利于专心写作;第二是为自己找个理由离开很多日常琐事和对外应酬,更有利于专心写作; 第三是开始锻炼身体了,每天坚持散步40分钟,身体更棒了,更有利于专心写作。


钱老还透露,自己在燕园社区早上7点就起床,每天阅读5份报纸,上午10点多便开始专心写作,平均每天都能保持2000到3000字的写作进度,这个进度让自己十分满意,今年2月还出版了在社区完成的新作《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相比以前,我现在是整天写作,写作欲望非常强烈。养老社区能够让我安静地来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最愉快的事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


2
  陈汉元台长:这次是真的好,可以放心了


陈汉元叔叔曾经是央视副台长、著名纪录片《话说长江》撰稿人、中国纪录片领军人物,人生精彩。因为身患十年帕金森综合症,他经朋友介绍,考察后于今年9月和爱人选择入住泰康养老社区,安然生活。


入住燕园社区不久的一次突发情况,让陈台长认定泰康养老社区是他和老伴最好的选择“2015年10月18日,吃完早饭,我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休克了,我老伴怎么叫我也没有用了,正好屋里面有一个紧急呼救器,绳子一拉大夫就来了,护士也来了。到了泰康以后没有多久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但处理得非常理想,大夫走了以后没过多久我自己可以站起来了。


陈台长现在坚持进行身体康复,需要持续服药,并经常去医院做定期检查,燕园的管家也会陪同前往。


陈台长的孩子常年在国外,每天晚上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以前,我们如果说真实的情况她会吓一跳,所以每天都违心地说挺好的,实际上我们有时候是很不好的。住进燕园两个月的时候,女儿过来看我们,她很放心。晚上再通电话说挺好的,就不是假的,而是真的好。


3
  刘均涛叔叔:在燕园继续科研,成功养老


刘均涛叔叔今年85岁高龄,是火箭燃料专家,曾获航天部技术进步二等奖。自2015年6月,刘老正式入住泰康之家·燕园社区后,这里变成了叔叔新的科研基地。

刘叔叔笑言:“来了我就拉响了紧急按钮,检验你们的反应速度,结果让我很满意。这里的健身设施都是液压气动的,还有教练指导我们运动,游泳池的水质更是反复检测合格后才开放。更值得称赞的是管家服务,管家细心体贴,对我们嘘寒问暖、照料有加,想的比我还全、还细,我很感谢他们。”

俨然将研究所搬进燕园的刘叔叔在社区还有另一个满意的去处——健身房。自从在燕园发现健身房后,刘老的养老生活便平添了更多乐趣,按时锻炼令叔叔的腰酸腿疼有所缓解,精力也更加充沛。

在叔叔看来,泰康养老社区细致周到的服务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科研。此外,社区人才济济,又可以轻松结识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谈及对燕园养老生活的期许,刘叔叔称自己最大目标就是“成功养老”。他说:“我希望,在燕园能够比在自己家、甚至比退休前的工作岗位上更成功。”



泰康养老社区欢迎新朋旧友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