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洪荒之力搞好第一轮复习之理综合

 广州平淡 2016-09-26

物理

物理学科是高中理科课程中较难的科目且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一个知识点没弄清楚会对下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力学部分是基础,所以要打牢基础。应对一轮复习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打牢基础

 在记录课堂笔记时要标上三种记号:

    1.重要的内容用“*”号标记,要记住并理解,要熟练掌握必须通过适量的习题来训练后才能达到目的。

    2.重要结论和二级公式用下划线 “—”标记,并且要记住“重要结论和二级公式”对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的提高非常有用。

    3.不会的问题用“?”号标记标记“?”的问题要在下课的第一时间问同学或老师。那么如何收集问题呢?建议同学们制作“问题计划本”。

 任务二:掌握高频考点典型题

“典型题”具有举一反三的效力,是会一道题就能会一类的题,要对常见典型题的解体方法做到熟练掌握,这类题出现时可以做到一眼抓到解题重点。解完每一道题后都要醒悟3个问题:①本题的重点是什么?②本题的难点是什么?③本题的易错点是什么?

任务三:解决易错点,建立错题本,掌握快速解题法

1.筛选“错题”。经过老师、同学的讲解自己能独立解出的问题才是“错题”,建议将这样的题收藏或标记上特殊的符号收入“错题本”,模考前要重新做一下。

2.如何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快速解题法

(1)解题前:训练自己快速读题,做到 ①抓数据信息 ②找关键词

(2)解题中:画3个图:①力学部分画出受力图②运动学部分画出运动过程图③功和能部分既画受力图又画运动过程图

问自己3个问题:物体①受什么力?②做什么运动?③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3)解题后:思考3个问题:①重点  ②难点③易错点

 任务四:建立“四本一纲”

每个同学都要有“四本一纲” (即“问题本”“计划本”“典型题本”“错题本”“基础知识提纲”),养成好习惯。

  本文作者:辽宁省鞍山市第八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周晓岩


化学

   在一轮复习中,要以扎实基础知识、覆盖基本题型为原则,以提高对必考题型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以翔实的计划、有效的教学为载体,为二轮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考得分提供有力的保障。

任务一:明确复习目标

 教师需要了解试题如何体现考纲中提出的三大能力要求。首先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是化学学科的突出特征和常用途径。其次,“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与“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考生完成综合性试题的两大支柱能力,缺一不可,前者是阅读素养和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后者主要依赖于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

任务二:提升复习效率

 一、对复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综合近年复习备考的优秀经验,一轮复习的进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基本概念、无机元素化合物、基本理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

元素化合物中大量的事实性知识遗忘是每一届高三考生复习的短板,然而物质的制备、性质、用途是一切化学问题的实体,也是化学概念、反应原理、实验方法得以运用的载体,因此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必须成为一轮复习中提升考生学科能力的核心工程,也是一项与新授课教学完全不同的系统工程。

二、以形成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程序或模型为常态目标

结合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单纯考查考生复述、再现教材上某个具体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在真实的生产生活背景下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试题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从大量教学内容中抽提、概括出一个个高于内容本身的化学问题,面对这些化学问题时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考生学科能力的具体表现,所以教学内容背后所隐含的可迁移的学科思维是更为核心的目标。

任务三:增强习题训练的效能

 训练超量、测试频繁是高三复习的老问题,导致训练的目的性很弱,讲评的负担大,考生的反思空间被压缩,优质试题的功能得不到挖掘。每年全国各地将有海量的高考真题以及模拟题涌入到考生与教师手上,因此要特别加强选题、用题的目的性。在试题的选用中前期复习选题不宜过难,主要是选常规问题,少关注标新立异的问题,无需拘泥试题的风格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很多省份的考题都可以借鉴(只要是对考生的学科思维有价值的),后期可使用部分高考题,在使用时或多或少都要有所改动,审题的障碍要适当减下来。

  

  本文作者: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化学高级教师 侯跃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