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山东省第六届戏曲红梅大赛——青岛市京剧院获得“优秀组织奖”10名演员演奏...

 cxag 2016-09-26



2016年8月底,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山东戏曲红梅大赛在济宁汶上举行,经过初赛和决赛,青岛市京剧院共有19名演员演奏员获奖,其中刘佳、白入夙、邢继文、马凤凤、刘媛媛、张帆、毛兰、王馨仪、梁秀秀、傅敏获得一等奖;于富军、郝振、吴少波获得二等奖;包大鹏、牟晓飞、张艳宁、张博文、赵成、夏俊宝获得三等奖。比赛成绩位居全省戏曲院团领先水平。青岛市京剧院也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同时剧院的全体乐队人员和获奖演员、演奏员白入夙、马凤凤、梁秀秀参加了本次大赛的颁奖晚会演出,演出了京胡曲《夜深沉》、京剧选段《西厢记》《锁麟囊》,演出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戏曲红梅大赛

戏曲红梅大赛是一项具有广泛普及意义的戏曲大赛,目的在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戏曲艺术精粹,推出优秀戏曲人才。本次大赛主要包括初赛、决赛、颁奖晚会及汇报演出四项活动,比赛曲种包括京剧、吕剧等15个剧种,初赛参赛人数达900多人,决赛人数280多人,创造了全国戏曲红梅大赛参赛人数的新记录。




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京剧人才,引进和培养优秀的京剧人才是京剧院团发展的根本。因此青岛市京剧院把京剧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首先,剧院提高了人才引进的起点,近年来剧院剧院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引进了多名优秀的毕业生来青岛京剧院工作,这些青年人才经过高等戏曲院校的学习和培养,具有较好的艺术表演基础和可塑性。在做好京剧艺术人才储备的同时,剧院打破了戏曲院团论资排辈惯例,大胆启用青年演员担纲剧院传统京剧折子戏、大戏和现代京剧的主要演员,剧院每年都为青年演员提供专门的舞台实践演出,如剧院推出的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优秀青年演员名段演出会、青春版《红灯记》《沙家浜》等演出,通过舞台实践剧院多名青年演员、演奏员能够出色的完成剧院的各种剧目的演出,剧院演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剧院的发展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其次是剧院积极为青年演员提供拜师学艺和深造的机会,并全力打造具有各行当和流派特点的艺术人才。近年来剧院多名演员演奏员先后拜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李鸣岩、赵鸣华、燕守平、薛亚萍等名师学艺;剧院推荐优秀青年武生演员巩发艺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盖(叫天)派武生艺术人才培训班学习;推荐了优秀青年老生演员苏旭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京剧高(庆奎)派老生艺术培训班学习;推荐了优秀程派青衣演员马凤凤参加中国戏曲学院张火丁程派京剧艺术人才研习班学习;剧院优秀青年演奏员赵伟、吴少波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班深造学习;通过这些有力的人才培养措施,目前青岛市基本形成了流派纷呈、行当齐全的良好局面,青岛市京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克岱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的加大京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为青岛京剧院储备优秀的京剧人才,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青年京剧领军人物,让青岛京剧事业的发展后继有人。



媒体宣传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