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件青铜器 无论是造型还是细节 都堪称经典 快来看看你是否都认识 NO1:龙虎尊 龙虎尊整体分三层花纹。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三条生动的蟠龙,龙身蜿蜒,龙首探出,额有双角,阔吻巨口,两眼大睁。曾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尊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三组相同的双虎食人纹饰:高浮雕的虎头居中,左右两侧则是浅浮雕虎身,裸体人无衣冠,身饰花纹,成蛙形,被老虎含噬口中。轴对称的布局,使虎身向两侧伸展,跃跃欲出,构图极其精巧。 龙虎尊的铸造工艺极为复杂。据说:该尊被上交国家博物馆后,为了给安徽省和阜阳地区一个复制件,许多专家参与了复制铸造工作。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完整复制成功。尤其是那个宽大的口沿,一直是制作中的重大难题。早年阜阳市博物馆陈列的复制件,虽然基本接近原件形制,却只是用石膏制成。而安徽省博物馆的铅制复制品,则与原件差距颇大。国家博物馆外出布展的是铜制仿制品,因达不到原件的铸造工艺,仿制品的重量是原件的二倍。这充分说明龙虎尊的制作工艺之先进高超。 NO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用块范法分两次分铸而成,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 NO3:错金银云纹犀尊 1963年,陕西兴平县吴乡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断崖取土,在距地面1米深左右掘出一个灰色大陶瓮,瓮内塞满泥土,犀尊即放在瓮中。赵振秀将此尊送至茂陵文管所,并辗转上交到国家文物局。这件国宝现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NO4:赵卿鸟尊 赵卿鸟尊的鸟颈与中空的腹腔相通,锋锐的弯喙成为自动开合的流口,当倾斜鸟身往外倒酒时,上唇会自动开启;复位后,口即闭合。可防尘、防虫,十分巧妙。加上鸟背上的提梁,非常贴手易用,在工业设计和人体工程学上,已然是古代青铜器的巅峰巧思。 NO5: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晋侯墓,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尊以凤鸟回眸为主题造型,鸟首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全身布满纹饰。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