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水偏多,水稻都给淹死了,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蔬菜受损、渔业受损、果业也受损…… 而北方的气温,特别是中原地带的气温也调皮得很, 今年夏天,前期温度一直都没上来,最高才三十摄氏度左右徘徊, 让人感觉很舒适,本以为这个夏天就这样惬意地过去了。 可六月的尾巴好像被火烧了,温度骤起,最高暴涨三十七摄氏度, 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那么高的温度,人受不了,庄稼更受不了,这不,玉米的授粉就受到了影响, 授粉不好就影响籽粒形成,没有籽粒何来产量? 进入秋天,中原地区又是一阵大旱,正是作物成熟的冲刺阶段, 农民却眼巴巴地看着庄稼,无能为力。 庄稼人天天关注天气预报,据说整个九月份都不会有雨, 但愿预测不准,气候带来的伤,不但痛,还很无奈。 粮食价格低迷,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要谈,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认识到自己为何而种粮。 粮价和国际接轨已经不可逆转,有关部门不可能放弃便宜的进口粮, 而收购国内的高价粮。 有关部门说我们生产的粮食太多了,库存压力大,所以才有了价格调控。 真是这样吗?看看每年粮食的进口数量和国内的消化数量,就知道我们的粮食是不是真的取之不完用之不尽了。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种植粮食的农业,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补贴,一般都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但是有关部门也是有话说的,不是说今年要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吗,你们不听怪谁,你看人家种植土豆的,不是效益也挺好吗! 我国农业目前的现状是,种植大田作物赚不到钱,种植经济作物风险太大, 辛辛苦苦对土地付出,并不一定得到相应的收获。 当农村人对土地失去信心时,成群结队的选择外出务工就比较实惠,打工讲究的是多劳多得。 反正咱农村人不怕吃苦,一天干12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活也不怕,只要能挣钱。 所以,付出了和管理土地一样的努力,就能得到比土地N倍的回报,谁还舍得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中浪费精力呢。 特别是从农村走出的年轻人,更是斩断了对乡村的牵挂,纷纷在繁华的都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来源:191农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