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修行

 江山携手 2016-09-26

     在微博上,看到作家张晓娴慨叹,写作真是个体力活,由于长期伏案写作,七节劲椎增生,脊椎腰椎都移位了,以致发炎了,为了赶稿,不得不套上护劲和护腰,带着束缚上阵。据说海明威写作时什么都不穿,解除了肉体的束缚就是为了获得思想和心灵的自由。为了这个快乐的挥洒过程,真是佩服海明威先生如此洒脱不羁。

 

    也许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说,当写作被功利化和职业化以后,写作的痛苦不可避免,别说劲椎增生了。因为对一个名作家来说,写作可能就不再为了心灵,而是像一个匠人一样,用那精湛的文字技术去服务于各种各样的需求。失去了自由的写作,味道已经不那么甜了。

 

     我喜欢写,为自己的心灵而写,随心所欲,所以我不必去承受那样的痛苦。写作该是一个圆满的过程,那是身心飞扬的壮举。身体与心灵的共舞,这是多么妙趣横生的一件事情。

 

     这了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美妙,我也在不断地寻求更多的支持。

 

     总有一些因缘无意中成就了我的想法。我听说走路可以修行,在南传佛教之中,有很多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修行法门,简单易行,戒定慧三修。于是,我一有空就会跨着背包去走上一两个小时。而且在朋友的影响之下,我还学会了静坐。著名作家严歌苓喜欢静坐,文坛巨匠郭沫苦就是靠静坐战胜身体的各种疾病,活到了八十多岁了,还有国学大师叶曼先生,每天都会静坐,她可是快接近百岁高龄了。

 

     这绝非一般的举动。据说,释加牟尼在普提树下,静坐之中,见流星而悟道。

 

     就像受了高人点化,我突然间不再顽固,开始诚心求道问佛。但是念佛易盘腿难,那盘腿之痛,绝非一般人能忍。对成年人而言,由于经脉阻塞,肢体僵硬,想练成盘腿之功,得有非凡的恒心和毅力。刚开始,我只能单盘求静,觉得双盘,比登天还难,连三秒钟都坚持不了。倒是九岁的儿子,用阳气正盛之身,轻易能盘20分钟,他只是觉得好玩,不能每日坚持。儿子聪明伶俐,但是心浮气燥,如果他能坚持盘腿静坐,那将受益一生。如果我能双盘成功,那对儿子也会产生莫大的影响。也许是老天感动我有这样一份深沉的为子之心,忽有一天早晨,在四点到五点之间起身的我,居然成功双盘了15分钟,而且体会到了觉知的无上妙用,让痛感受痛,让身体自己去感受身体,那痛似乎与我无关,我就只管在纷飞的念头中以一声佛号慢慢静下来。

 

     就这样,我每天坚持早晚静坐念佛半小时左右,奇妙的是,自从静坐之后,到现在才二十来天,身体上的很多毛病症状慢慢消失了,每天晚上睡眠也好了,鼻炎慢慢好了,过敏的气管炎也不再为难我了,我不用吃那个讨厌的药了,而且双腿走路时感觉轻松极了,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不断召示着我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领域。身体原本就是一个小宇宙,小自然,其间充满玄机奥妙。为了揭示这样的奥妙,好奇与惊喜中,我在网上看了南师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这本书,曾经的盲区豁现出神奇的光亮。南师说,人身体的气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肺呼吸外面的空气只是一个助燃剂而已,就好像烧柴时必须先用火柴引燃一样,气机一旦发动,人的身体会变得奇妙无比,长生就不再是神话,而经过佛家道家等历来证明的七支坐法是最符合科学的法门,静坐或念佛或持咒,禅定之中,能够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是在一定的时候,须有明师指导。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中国几千年以来传承的修行文化,无论道家佛家,都将静坐视为无上妙法。圆瑛大师主张禅净双修,当然视根器不同,用印光大师的话说,“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对于佛弟子而言,不光解悟,更要证悟,要用心求证,不然,就是迷信。所以要了解自己,然后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修一门,一法为万法,不断精进,得正果,做生命的主人。

 

    佛法精深,且生机勃勃,绝非消极遁世之处,机缘来时,方可有福与之相见。我是通过静坐,心性有所沉定之后,才渐悟其妙,而写作对我,是紧密地将虚空与俗世相连,今生不可或缺。写作之时就是心灵腾飞之时,而静坐,使心灵得到极好的修养,两者比翼并肩,这样的写作,还会劲椎增生吗?

 

    走路,练习觉知;静坐,让心清净;写作,让生活更美……让人生妙一点吧。我爱写作,我爱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