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建筑师的国考 作者:西湖龙井 大凡莘莘学子,当你以高分考入大学时,轻轻松松拿着大学的文凭,毕业后,被像种子一样,撒入大千世界的各个角落。后来,决定你社会地位和成长空间的,不是你的学历,也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在社会上的另一种认证--注册师。 “注册师”,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他从西方民主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引进。如果没有这个认证,表示你的能力不被认可,你的职位无法上升,薪水无法上涨;同时,我手贱的百度一下各种注册师的量:注册医师(20W)、注册律师(27W)、注册会计师(100W)、注册建造师(100W)、一二级注册结构师(6W)、一二级注册建筑师(3W),天哪,才3W,个位数,而且是一二级相加(其实一级才1.5W),对不起,我又百度一下建筑行业占国民GDP的比重(官方是支柱行业,也有人说占50%)。各位想一下,建筑设计是整个建筑的龙头,轮船的舵手,保守估计300W以上人员从事设计这项工作,这说明了,100人中只有一人有注册师的资格,其余99人无证驾驶。 没证,怎么办,考吧,据传闻,2014年,参加一注的考生达到30W,通过人数仅仅2000人,这数字,触目惊心,这比例,瞠目结舌。无疑,【一注】变成了我们建筑师的国考。 然而,2014年年末,一纸令状,不知道是国务院50号还是70号(反正不是布鲁施南的007号),取消一二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刚好,又遇上了建筑行业的寒冰期,很多设计院无事可做,房地产房子卖不出去,施工企业停工歇业,作为设计从业人员,想通过考试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这一纸令状,无异于天塌下来。还好,2017年,考试终于恢复。 为什么,一注考试这么难 为什么,一注考试这么难,这里面其实有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我们的注册考试是从美国原版引进的,由于考虑到华人从小磨练,久经沙场,特别会考试,我们特别增加了难度,96年从沈阳开始试点,最后发现,我们的通过率特别高,而且,我们从考人员基数特别的大,不行,得改革。于是,200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突然,大设计建筑总面积增大了三倍,房间数量也增加了三倍,好家伙,大设计增加房间3倍,其难度不是倍数的加大,而是指数的增加,听说,那一年的大设计合格率为1%也不到,只要你一层平面基本做对,二层画对基本轮廓,就算过。2004年,适当降低了难度,但是,三门作图、尤其是大设计一直是注册考试人员跨不过去的坎。有多少人,从少年熬到了老年,从青春熬到了白头。 这几天,周围很多朋友奔走相告,连电视台和收音台也都争向播报,2017年注册建筑师考试恢复了,其兴奋不亚于78年高考的恢复。这时候,有很多朋友要我传授一下大设计的经验。 其实,我也同样认为大设计特别的难,只是后来终于找着了门道,既然友人相求,我必将倾囊相告,同时以相各位。 大设计之所以难: 1、是因为参考资料太少,必须靠平时积累,目前市场上就黎志涛编的《方案作图指南》,已经是第六版了。 2、是因为题型年年在变,无法摸透出题规律,实际工程又和考试是两回事。 3、考试时间特别的短,就6小时,很难处理完复杂细致的设计问题。 4、平时做的练习都有答案,一到考场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练的东西,无法应对考试。 其实,大设计就是一个拼图游戏,千万别把他当作实际工程,也不是什么投标竞赛,但凡是游戏,就必定有通关秘诀。现在是市场经济、高铁时代,大家最烦各种技巧、各种原理、各种基础,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耐性和精力,最好的招数就是一招制敌,你出“白蛇出洞”,我来“亢龙有悔”,不管你“八卦掌”还是“连环掌”,我都一招“亢龙有悔”,最简单的招,就是最有效的招,就是最好的招。 言归正传,既然大设计是拼图的游戏,那么拼图的步骤、布局、搭接就特别最要。说白了,大设计作图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步骤、功能、流线以及时间的分配。 我集中介绍步骤,其他都包含在步骤中。步骤即顺序、即规律,万事都有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有早中午晚,次序千万不能颠倒,每一步也不能偷懒。大设计考试也一样,我将大设计的步骤分为---“读”、“想”、“画”、“抄”。
读--即读题、分析题、体会出题人的意图;注册考试考的咱们都不是个人能力、设计能力,而是解读题目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读题的能力,当然积累的知识不到位,自己的水平不到位,读题就会很困难,解读出题人的信息和意图会更难!因为是出题人先有的答案后有的题目,出题人字里行间千方百计想给你多一些提示,但是又不能太明显,直接告诉你,那所有人都通过了,只能是拐弯抹角,含糊隐藏。谁在考试的时候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反复仔细读题,反复跟着出题人意图走的人,不遗漏任何题目要求,甚至是文字和数字标注,这部分人是每年少数可以通过的人!话又说过来,平时复习的很好,练得也很多,但是考场上不反复挖掘出题人的隐藏信息,不去反复揣摩还原出题人答案的唯一真正面目的人,认为自己复习的足够好,自己水平足够高,考场上可以草率读题后按自己理解的意思,按以往见过的类似经验和布局来答题的这部分人,是出力不讨好的人,是事倍功半的人,是每年认为自己很努力而一直无法通过的人,也是最冤枉的一类人!注册考试,没有你发挥的一点点滴的余地,往往那些新参加考试的人,认为自己水平不怎么样,只会老老实实跟着题目要求走,完成题目要求就不简单了,结果这部分人很快就过了,反而老考的老考生,认为自己有点水平了,可以发挥一下了,离通过反而越来越远。
想--即分析、思考,基本方法,由达到小,由粗到细,一般大设计分5~7个功能分区,70~80个房间数量。第一步,我们必须得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每个功能分区在地形图中的位置;其次根据条件确定建筑出入口和基地出入口的位置;第三步,确定竖向交通和WC的位置。这里的三步中,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一步错,步步错,如何避免出错,复核是关键。
画--所谓画,必须动笔动手,画草图,1:500的小草图,到时候总图作图也可以用,蒙在下面,直接描建筑轮廓。手绘1:500草图,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思路快、修改快。这一步,有几个关键的点必须明确;首先,确定建筑的结构柱网,其次,确定每个功能分区的量和型,第三,确定建筑的外围和内院。有了这三步,我们基本大的方向已经确定,考试也有了及格的基础。后面,就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每个已经分好的功能分区中,按面积大小布置小房间、厅、廊和楼电梯、以及WC,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往房间扔家具的游戏。当然,这其中也会碰到,分区面积太大或者太小,房间布置不下,或者是房间布置好以后,空间的形态和交通的交接,都不舒服,这实际上是设计者的建筑学功底不够,但也可以训练。
抄--就是最后上大板,一般时间是三小时,很多考生不注意,认为这东西根本不要练,其实,这里面有一批时间上的帐。考试总共就6小时,抄图时间长,那必定是审题和构思的时间不够,我经常听到从考场里出来的说,总图没画,来不及,总图就5分钟徒手画。所以,高分的考生,必定在时间的控制上极为出色。“读、想、画、抄”四步,肯定是“抄”最简单,体力劳动,最难的是“画”,他需要反复的比较,反复的调整,最耗时间(认为他不耗时间的,往往是初次考试,不懂细节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平时用功,反复训练,把图面控制的质量很好,速度又快,那么,大设计通过的砝码,肯定比别人要重。 回到前面,什么是“亢龙有悔”,就是“读、想、画、抄”这四步,步步为营,步步精彩,不管说明方法,我认为这是大设计最简单的方法,看似简单,功夫全在考场外,平时能下苦功夫,功夫到家了,选择动作变成了规定动作,一招吃遍天下,同样,此方法对另外两门作图和研究生考试。
小编个人微信:qq957997191 |
|